下载此文档

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要求.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要求 】是由【wxq36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要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与公路及其他专用道路相比)
①城市道路网(主要指干路网)构成城市用地的基本骨架
②城市路网功能多样,道路组成复杂
③景观艺术要求高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城市道路的布局应考虑结合城市的通风和日照,并尽可能使建筑用地取得良好的朝向
第1页,共54页。
1







第2页,共54页。
2
沿路利用
保证通风、日照、采光
城市景观
市政工程管线的布置空间
保证消防、救援活动
避难道
防火带
形成城市用地结构骨架
组成邻里居住区
公共空间
防灾救灾
形成城市结构
交通功能
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功能
第3页,共54页。
3

:
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
第4页,共54页。
4
(1)城市快速路:
完全是为机动车辆交通服务的,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的汽车专用道路。快速路应设中央分隔带,在与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形式,与交通量不大的次干路相交时,可暂时采用平面交叉形式,但应保留修建立体交叉的可能性。快速路的进出口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在规划布置建筑物时,在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必须设置时,应设置辅助道路。
第5页,共54页。
5
(2)城市主干路:
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在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道路断面形式,如三幅路、四幅路,以减少机动车与非动车的相互干扰。
主干路上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道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第6页,共54页。
6
(3)次干路:
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及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
是以服务功能为主的,直接与两侧建筑物、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
第7页,共54页。
7

城市道路的分级主要依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以及道路所处的地形类别等来进行划分。见表4—2
第8页,共54页。
8
项目
类别
级别
设计
车速
(km/h)
双向机动车车道条数
机动车宽
(m)
分隔带设置
道路横断面形式
快速路
/
80,60
≥4

必须设
二幅路






60,50
50,40
40,30
≥4
≥4
2~4


~
应设
应设
可设
一、二、三、四幅路
一、二、三幅路
一、二、三幅路






50,40
40,30
30,20
2~4
2~4
2

~

可设
不设
不设
一、二、三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40,30
30,20
20
2
2
2
~


不设
不设
不设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我国各类各级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4—2
第9页,共54页。
9

(又称棋盘式道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中、小城市。它划分的街道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上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老城区均是此结构形式。
、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明确道路功能上有其优点。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如在小范围采用放射环式路网,则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交叉口不易处理,不利于建筑布置。因此此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大、特大城市。
第10页,共54页。
10

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q362
  • 文件大小21.27 MB
  • 时间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