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mini很奇妙不用改锥用刀
俗话说“人怕出名,X怕壮”,苹果门下的iPod分舵一直人丁兴旺,而且个顶个儿的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分舵最年轻的mini自从一出江湖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不想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因为它实在是太招摇,所以引来了这场杀身大祸……
言归正传,都知道iPod mini是一个不错的玩意,尤其是在国外备受推崇。不久前苹果携iPod家族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人气很高的mini自然也在其中。国人对它的看法又是什么呢?看看我们的行情就知道了:刚上市就已宣告售罄……正因为它好也就引起了小编更浓厚的兴趣,它究竟好在哪里?设计、外观和音质就不用说了,iPod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但它会不会是银样腊枪头,空有一个好看的外表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字,拆!
刀,为什么会有刀
这下大家清楚了吧
上盖原来是用双面胶固定的
刀
一把水果刀
一把小号水果刀……
刀和iPod mini有什么必要联系么?当然有,翻遍mini的全身我没有找到一个螺丝孔,所以猜测它用的是卡榫或是胶。这时螺丝刀就派不上用场了
于是我们需要一把刀。
结果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iPod mini的上盖果然是用双面胶固定的。看似简单,但实则不易,苹果一向以设计、做工著称,看似严丝合缝的上盖居然只用胶来固定,这就要求模具的精密度一定要非常高,不说别的了,PFPF。[NextPage]
上下盖的闭合意想不到的方法
拆下上盖的mini
下盖既有胶也有卡榫
去掉钢板卡簧,露出里面的电路版
以前网上流传着一个国外玩家拆解iPod mini的帖子,里面轻描淡写的写着拆解很容易,几乎是手到擒来,可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拆下上盖后我们试着拔出电路版,结果失败,只能拉出一小部分。看来下边还有问题,于是又动刀拆开了下盖。
下面的构造和上面有所区别,首先是底盖不但用胶,还用了卡榫来固定。而且它并不是固定在PCB板上,而是固定在一个带卡簧的钢板上。小心挑下钢板,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是一个排线插槽没有拔下来。从排线的大致走向判断,这应该是按键部分的接口。[NextPage]
仔细下方排线主板小心剥离出
小心用刀挑开排线
iPod mini被顺利拖出来
赤身裸体的mini
小心用刀挑开排线,注意用力方向,因为排线这种东西比较娇贵,所以最好找结实的地方用力。如图中的iPod mini,最好从它的上方,也就是有焊点的地方下手。
排线的问题解决了,这时iPod mini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丝不挂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有兴奋的举手,继续往下看。[NextPage]
iPod mini的心脏恐怖的东东
主芯片韩国产PP5020D
来张侧面的,上面的应该是缓存
现代的缓存HY5V560
iPod mini的心脏是PortalPlayer公司的PP5020D,这是一颗SoC(System on Chip)双80MHz的ARM7处理器。它的功能比较强大,(连接层)的控制,这也就是下文会提到iPod mini还需要一颗单独的1394芯片的原因;支持MP3高速编码以及MP3、AAC、WMA的实时解码;支持包括Microdrive在内的各种存储设备。
此外,这颗芯片还有以下的一些功能,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能够脱离PC自行复制、查看、编制和修改图像;支持PictBridge标准, 能脱离PC直接在HP和Canon的打印机上直接打印;支持On-the-Go,直接把数码相机内部的图像传输到播放机中;能够连接电视,播放播放机中的图像(JPEG, GIF和TIFF)和视频(MJPEG);能直接在Musicmatch, Napster, Real Audio等主流网上音乐服务中收听音乐,上收音音频电子书(audiobooks);自动连网,通过在线的Gracenote音乐服务,识别音乐标签,生成播放列表;为播放机中所收藏的图像录制说明文字,并且可同步加入来自于同一播放机中的背景音乐……如果这些在iPod中全部都实现……又一个哥斯拉将诞生了。
除了主芯片,PCB的这面还有几颗比较重要的IC。一颗是缓存下的SST39VF800A,这是一颗8Mbit的Flash,想必是放系统和固件的地方。再有一颗就是TSB41AB1,刚才说到的德州仪器1394控制芯片。缓存不用多说了,图片比较清楚,现代的HY5V56D,32MB的SDRAM。[NextPage]
电池和Microdrive 似曾相识的伙伴
iPod mini的背面
上盖接口和主PCB的连接,有点脆弱
拆下电池后的PCB背面
东芝的4GB Microdrive,又一次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了,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块硬盘应该是在创新MuVo2的拆解过程中。在硬盘的上方是iPod mini的内
ipod mini 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