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集体备课
课题
聆听、学唱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授课时数
1课时
时间
年月日
设计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我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纸上送出的。音乐家聂耳也因敌人迫害而即将离国,他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写成了歌曲。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曲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通过聆听和学唱《国歌》,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特点,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背唱《国歌》。
2、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
过程与
方法
采取对比聆听、反复聆听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和介绍聂耳,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学情
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国歌》从一年级起他们就已经聆听过不同版本、不同演唱形式的国歌,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难。但歌曲中的弱起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会掌握不好。
教学重点
1、感受该曲的整体风格和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
2、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掌握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学唱《国歌》,并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来的雄壮激昂的情绪。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感受乐曲的作用和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重音与渐强音记号的含义,并能用歌声表现。
教学资源
人民音乐音乐出版社四年级音乐第七册第一课。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第五师八十九团小学王俊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弹琴伴奏上学期歌曲。
1、师生问好。
2、演唱歌曲。
创设音乐课堂氛围。
二、谈话导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家都很熟悉, 有关它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说一说。
2、归纳并介绍。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品分析”。
自由发言, 畅所欲言。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三、聆听独唱、齐唱、管弦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媒体播放独唱、齐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音乐情绪。
2、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的?
3、介绍进行曲:进行曲(march)是一种带有行进节奏的歌曲或乐曲。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4、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进行曲?
5、媒体播放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国歌响起时,你想
第一课国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