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疟疾项目实施方案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 】是由【君君】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疟疾项目实施方案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Revisedat2pmonDecember25,2020.
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疟疾项目实施方案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
全球基金国家策略疟疾项目(I期)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全球基金国家策略疟疾项目工作计划》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通过实施全球基金国家策略疟疾项目,在我省所有项目县(市、区)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疟疾防治与监测网络系统,强化疟疾防治与监测工作,清除可能存在的传染源,阻断疟疾传播。
新建县、进贤县、青云谱区、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九江县、庐山区、广丰县、横峰县、玉山县、余干县、鄱阳县、上饶县、信州区、宜丰县、袁州区、临川区、安福县、吉安县、永新县、吉州区会昌县、龙南县、南康市、宁都县、全南县、章贡区、上栗县、渝水区等30个县(市、区)。
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一)人员培训
:
1)项目执行第一年,分别举办四期县级疾控和医疗机构疟疾防治培训班,举办项目管理、疟疾监测、滞留喷洒、数据报告、督导评估、财务管理各一期,培训30个项目县(市、区)相关人员。
2)每年举办二期疟原虫镜检培训班,培训30个项目县(市、区)级疾控及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员。
(市、区)级:
1)项目执行第一年,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分别举办一期乡(镇)级医疗机构防保和临床医生疟疾诊断、治疗、疫情报告培训班,培训所辖各乡(镇)医疗机构相关人员,每个乡(镇)至少培训防疫和临床医生各1人。
2)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分别举办一期镜检员培训班,培训所辖各乡(镇)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员,培训人数应达到1人/乡(镇)/年。
3)各县(市、区)协助所辖各乡(镇)举办一期健康教育活动培训班,培训所辖各村的村医,每村至少1名。
(镇)级:
项目执行第一年,各县(市、区)所辖各乡(镇)应对辖区内各村村医和个体医生进行疟疾诊断、治疗、疫情报告等内容的培训,培训人数应达到2人/村。
(二)“三热病人”血检
“三热病人”血检工作列为常规检测项目,对所有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进行诊治和检测,同时必须建立规范和完善的门诊日志和“三热病人”血检登记。
“三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的1%,其中疟疾传播季节(5-10月份)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疟疾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以下同)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实验室确诊比例达到75%。
、“三热病人“血检登记等原始资料,并保留所有疟原虫阳性血片和阴性血片,以供血片复查。
,应复核全部阳性血片,并抽查5%以上的阴性血片,血片制作合格率和符合率均应达到90%以上。
(三)病例报告、个案调查和治疗
,诊断疟疾病例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报告率应达100%。
(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报告和/或发生的每一例疟疾病例,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滤纸血留存(4°C冷藏保存),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例溯源(或基因检测)。
《抗疟药物使用原则》进行全程足量的规范治疗,间日疟病例应进行休止期根治,病例规范治疗率应达100%。
(四)疫点处置
(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报告和/或发生疟疾病例的疫点,应立即派员进行病例核实(核实血片或采血镜检等),同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对一周内有不明原因发热者需进行采血镜检。
,周围100米距离内的所有居民住户进行室内滞留喷洒,降低蚊媒密度。
,必要时可进行采血镜检(或血清学检测),搜寻可能存在的疟疾病例。
,适时开展周围人群或自然村居民预防服药等措施。
(五)监测工作
:
1)每年5-10月,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所辖各乡(镇),可分别选择中小学生、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进行5次主动病例侦查。
2)主动病例侦查可采取调查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史调查,采集血片镜检、采用RDT筛查等方法进行。
1)媒介种类及密度监测:12个哨点县每年分别选定1个自然村,于每年6月初-10月初,每半月开展一次媒介按蚊种类和密度监测。
在居民普遍使用蚊帐的地区,采用17:00-22:00室外人诱加清晨50顶蚊帐搜捕的方法捕集按蚊;在居民不使用蚊帐的地区,采取通宵室内人饵诱捕按蚊的方法。捕获的所有按蚊均应分类鉴定并登记,并计算其叮人率(只/人/夜)。
2)媒介抗性监测:12个哨点县每年分别选定1个自然村,捕集按蚊成虫或幼虫,进行1次按蚊抗药性监测。
项目实施的第二年,选定5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于流行季节后(10-11月),分别采集300人份小学生滤纸血采用荧光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
(六)健康教育
:
1)各县(市、区)每年向辖区内手机用户发送1条疟防知识宣传短信。
2)各县应于每年“全国疟疾宣传日”期间开展2次疟防广场宣传,电视台每年应播放疟疾防治科普知识不少于10分钟,在当地平面媒体发表疟疾防治类的稿件2篇,所辖各乡(镇)广播站于流行季节播放疟防知识3次,并在重点村书写疟防知识宣传标语3条。
:
1)各县(市、区)在疟疾传播季节均应分别在乡(镇、社区)卫生院和村医务室等处设立疟防知识宣传栏。
2)各县(市、区)视情况,在辖区内大型工地设立疟防知识宣传栏,并开展疟防知识讲座。
:
1)对各中小学校医和教师开展疟防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疟防知识。
2)开设中小学生疟防知识健康教育课,采用主题班会、作文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疟防知识,并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在居民中普及疟防知识。
(七)督导检查
:
1)每年对各县(市、区)分别进行一次疟原虫血片复查,每个县(市、区)抽查15%的乡(镇),核查门诊日志,“三热病人”血检登记,复查全部阳性血片和抽查阴性血片等。
2)每年对各县(市、区)分别进行年中和年末二次项目管理的督导评估,并抽查3个以上乡(镇),核查项目计划任务落实和进展、项目管理、财务和物资管理、项目资料整理归档等各项内容。
3)每年分别抽取3个县(市、区)进行疫情数据质量审核,重点核查疫情报告和项目相关数据报告等有关情况。
(市、区)级:
1)各县(市、区)应对所辖各乡(镇)每年分别进行二次血片复查,掌握了解“三热病人”血检工作的质量和进展情况。
2)各县(市、区)每年对所辖各乡(镇)分别进行二次项目管理督导,重点了解和掌握主动病例侦查、疟疾发病及病例诊断治疗、疫情报告及其他项目实施情况。
(八)资料管理及保存
1)人员培训:会议(培训班)通知、报到册、签到表、会议(培训班)议程,会议(培训班)资料(讲义)、考试试卷、会议(培训班)小结等。
2)“三热病人”血检:门诊日志、“三热病人”血检登记表、阳(阴)性血片复查记录表等。
3)病例报告、个案调查和治疗:疟疾患者名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抗疟药处方、病例现症治疗登记表、休止期根治登记表、药品使用(发放)记录等。
4)疫点处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周围人群发热情况调查登记、室内滞留喷洒登记表、周围人群筛查(RDT、血检及血清学)登记表、周围人群预防服药登记表等。
5)监测工作:主动病例侦查调查登记表、捕蚊及种类鉴定登记表、媒介按蚊抗性监测统计表、血清学检测结果登记表等。
6)健康教育:疟防知识宣传短信发送凭证、大众媒体播放(刊登)凭证及相关稿件、各类影像资料、宣传稿件及资料原件、学校健康教育教案、讲义等。
7)督导检查:督导通知、原始督导记录表、督导报告、整改报告及整改复查情况报告。
8)财务及物资管理:各类项目工作开支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各项补助领取凭证,物资验收凭证、物资调配计划、物资出入库登记等。
9)其它:数据报表、半年小结、全年工作总结、技术报告等。
:
1)资料应分类整理归档,并指定专人保管。
2)各类资料均应以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保存。
(一)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组建县级项目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并按照省级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计划,编制本地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各级项目办公室应加强沟通与联系,实行逐级请示制度。项目执行出现问题及重大情况等,应及时向上一级项目办公室报批和请示。
项目执行期间,如项目负责人发生变更,应及时书面通知上级单位备案。
目标、活动与预算变动需得到全球基金的书面批准,各级项目执行单位不得随意更改项目活动内容、工作量和预算,且不得擅自将受托项目部分或全部转让第三方。
(二)项目经费的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中国全球基金项目财务管理手册》的有关规定。
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疟疾项目实施方案全球基金国家策略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