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关于礼仪的概念与本质
问题与讨论
1、什么是礼仪?
2、从“礼”字看礼仪有哪些内涵?
3、礼仪、礼节、礼貌概念有何不同?
4、礼仪的本质是什么?
原始社会礼的本质
传统社会礼的本质
现代社会礼的本质
一、什么是礼仪?
新华字典: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典礼、婚礼、丧礼。
然而,古代对礼仪的理解,内涵却要宽泛些。
礼仪一词,最早出自: 《诗经》:“献醻交错,礼仪卒度。” 《周礼》:“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前者为行礼仪式;后者为礼制。可见,在上古时期,礼仪一词包括了行礼仪式和礼仪制度等含义。
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对礼仪一词多分为两个独立词来解。“礼”指礼仪的内容;“仪”为礼仪的仪式。
许慎的《说文解字》: “礼”(禮)既是个形声字,又是个会意字(“从示从礼,礼亦声”)。
示: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神至切。“示”字的“三垂”被解为“日月星”,而“日月星”当可进一步等同于较宽泛的“天地人”。
礼(禮) :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凡礼之属皆从礼。读与礼同,卢启切。
由此可见,古代的所谓“礼”,原本是指通过考察和研究上天给人们的警示来判断吉凶,然后确定使用相应的规模和方式去祭天祀神,祈求神灵给人们带来幸福。。
礼仪礼节礼貌(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