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管理会计习题上 】是由【Fang_xi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管理会计习题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ocument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管理会计习题上
1、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第—车间生产的产品为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为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半成品仓库;第三车间从半成品仓库领出B半成品继续加工,完工后即为甲产品,全部交产成品仓库。
该厂以生产的甲产品及其所经生产步骤的半成品(A、B两种半成品)为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成本计算单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即分为甲产品(第三车间)、B半成品(第二车间)和A半成品(第一车间)三个,并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该厂备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仓库,发出的B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实际成本。
该厂备生产步骤(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甲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人;第二、第三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各生产步骤生产开始投人。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率分别为30%、50%和60%。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如下表l。
表1生产数量记录
产品:甲产品单位:件
一车间
二车间
三车间
月初在产品
70
90
30
本月投入或上步转入
180
150
200
本月完工转入下步或交库
150
200
180
月末在产品
100
40
50
月初半成品仓库B半成品30件,实际总成本4800元。
(2)有关费用资料如表2。
表2生产费用记录单位:元
车间
原材料
半成品
人工费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资料
第一车间
3500
1400
600
5500
第二车间
6600
1800
1600
10000
第三车间
7100
1200
500
8800
本月发生额
第一车间
9000
4000
3000
16000
第二车间
3100
7000
5000
12000
第三车间
3000
1600
4600
要求:
(1)计算完工甲产品成本。
(2)进行成本还原(各步骤半成品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所产半成品中各项成本项目的比重还
原),并简要评述成本还原的必要性。
1,【答案】
(1)计算完工甲产品成本:
①计算第一车间A半成品成本。
将有关费用在A半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单位A半成品直接材料费用=3500+9000=50(元/件)
150+100
完工A半成品直接材料费用=150×50=75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0×50=5000(元)
单位A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400+4000
150+100x30%=30(元/件)
完工A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50×30=45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0×30%×30=900(元)
单位A半成品制造费用=600+3000
150+100×30%=20(元/件)
完工A半成品制造费用=150×20=3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0×30%×20=6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3。
表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A半成品单位:元
摘要
本步发生费用
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3500
1400
600
5500
本月生产费用
9000
4000
3000
16000
生产费用合计
12500
5400
3600
21500
完工产品数量(件)
150
150
150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100
30
30
—
约当总产量(件)
250
180
180
—
完工产品总成本(元)
7500
4500
3000
15000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元/件)
50
30
20
100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5000
900
600
6500
②计算第二车间B半成品成本
将有关费用在B半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单位B半成品耗用半成品费用=6600+15000
200+40=90(元/件)
完工B半成品耗用A半成晶费用=200×90=18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0×90=3600(元)
单位B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8000+7000
200+40×50%=40(元/件)
完工B半成品直接人工费用=200×40=8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0×50%×40=800(元)
单位B半成品制造费用=1600+5000
200+40×50%=30(元/件)
完工B半成品制造费用=200×30=6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0×50%×30=6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4。
表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B半成品单位:元
摘要
上步转入A半成品
本步发生费用
合计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6600
1800
1600
10000
本月生产费用
15000
7000
5000
27000
生产费用合计
21600
8800
6600
37000
完工产品数量(件)
200
200
200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40
20
20
—
约当总产量(件)
240
220
220
—
完工产品总成本(元)
18000
8000
6000
32000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元/件)
90
40
30
160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3600
800
600
5000
③计算第三车间甲成品成本。
本月B半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800+32000=160(元i)
30+200
领用200件B半成品的总成本=200×160=32000(元)
将有关费用在甲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单位甲产成品耗用半成品费用=7100+32000=170(元/件)
完工甲产成品耗用B半成品费用=180×170=306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0×170=8500(元)
单位甲产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200+3000=20(元/件)
180+50×60%
完工甲产成品直接人工费用=180×20=36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0×60%×20=600(元)
单位甲产成品制造费用=500+1600=10(元/件)
180+50×60%
完工甲产成品制造费用=180×l0=1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0×60%×20=3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5。
表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甲产成品单位:元
摘要
上步转入B半成品
本步发生费用
合计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7100
1200
500
8800
本月生产费用
32000
3000
1600
36600
生产费用合计
39100
4200
2100
37000
完工产品数量(件)
180
180
180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50
30
30
—
约当总产量(件)
230
210
210
—
完工产品总成本(元)
30600
3600
1800
32000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元/件)
170
20
10
160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8500
600
300
5000
(2)进行成本还原:
①对甲产成品所耗第二车间B半成品成本(30600元)进行还原:
还原为第一车间A半成品成本=30600×18000=(元)
32000
还原为直接人工成本=30600×8000=7650(元)
32000
还原为制造费用=30600×6000=(元)
32000
②对甲产成品所耗第一车间A半成品成本(元)进行还原:
还原为直接材料成本=×7500=(元)
15000
还原为直接人工成本=×4500=(元)
15000
还原为制造费用=×3000=(元)
15000
③甲产成品成本还原后的成本构成情况:
直接材料成本=(元)
直接人工成本=3600+7650+=(元)
制造费用=1800++=10980(元)
甲产成品成本合计=++10980=36000(元)
④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结转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以后,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多数费用是最后一个步骤所耗半成品的费用,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只是最后一个步骤的费用,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显然不符合企业产品成本结构的实际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水平,所以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2、某工厂生产A产品经过三个步骤,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有关产量记录和生产费用记录见表1和表2
表1生产数量记录
产品:A产品单位:件
一车间
二车间
三车间
月初在产品
80
60
30
本月投入或上步转入
120
160
120
本月完工转入下步或交库
160
120
100
月末在产品
40
100
50
有关费用资料如表2。
表2生产费用记录单位:元
成本
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步骤生产费用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合计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合计
直接
材料
12000
—
—
12000
31500
—
—
31500
燃料
动力
2400
2200
650
5250
6240
5800
2350
14390
直接
人工
3500
3120
890
7510
8650
7280
3235
19165
制造
费用
2200
2000
600
4800
5900
5800
2400
14100
合计
20100
7320
2140
29560
52290
18880
7985
79155
根据A产品的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的要求,A产品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要求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A产品的单位成本。
2.【答案】
(1)计算各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①第一步骤:
分配直接材料成本的约当产量=100+40+100+50=290(件)
分配直接人工成本、燃料与动力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100+40×50%+100+50=270(件)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12000+31500=150(元/件)
290
燃料与动力成本分配率=2400+6240=32(元/件)
270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3500+8650=45(元/件)
270
制造费用分配率=2200+5900=30(元/件)
270
第一步骤产成品成本应负担份额为25700元,其中:
直接材料成本=100×150=15000(元)
燃料与动力成本=100×32=3200(元)
直接人工成本=100×45=4500(元)
制造费用=100×30=3000(元)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见表3。
表3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摘要
直接材料
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2000
2400
3500
2200
20100
本月生产费用
31500
6240
8650
5900
52290
合计
43500
8640
12150
8100
72390
最终产成品数量
100
100
100
100
—
本步骤在产品约当产量
40
20
20
20
—
以后步骤在产品约当产量
150
150
150
150
—
约当总产量
290
270
270
270
—
单位产成品成本)
150
32
45
30
257
100件最终产品成本
15000
3200
4500
3000
257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28500
5440
7650
5100
46690
②第二步骤:
分配直接人工成本、燃料与动力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100+100×50%+50=200(件)
燃料与动力成本分配率=2200+5800=40(元/件)
200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3120+7280=52(元/件)
200
制造费用分配率=2000+5800=39(元/件)
200
第二步骤产成品成本应负担份额为13100元,其中:
燃料与动力成本=100×40=4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100×52=5200(元)
制造费用=100×39=3900(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见表4。
表4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摘要
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200
3120
2000
73200
本月生产费用
5800
7280
5800
18880
合计
8000
10400
7800
26200
最终产成品数量
100
100
100
—
本步骤在产品约当产量
50
50
50
—
以后步骤在产品约当产量
50
50
50
—
约当总产量
200
200
200
—
单位产成品成本)
40
52
39
131
100件最终产品成本
4000
5200
3900
131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4000
5200
3900
13100
③第三步骤:
分配直接人工成本、燃料与动力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100+50×50%=l25(件)
燃料与动力分配率=650+2350=24(元/件)
125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890+3235=33(元/件)
125
制造费用分配率=600+2435=24(元/件)
125
第三步骤产成品成本应负担份额为8100元,其中:
燃料与动力成本=100×11=2400(元)
直接人工成本=100×33=3300(元)
管理会计习题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