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歌德和《浮士德》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 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 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恩格斯
歌德(1749-1832)是迄今为止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欧洲启蒙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之一。
歌德画像
一、生平与创作
1、青少年时期(1749——1774)
抒情诗;
诗剧《普罗米修斯》;
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第一部产生世界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通过维特的事业、社交、爱情烦恼,批判了德国的黑暗现实,张扬了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也表现出德国资产阶级抗争乏力的悲观情绪。心理刻画细致,情景交融,充满感伤情调。
绘画:少年维特之烦恼
绘画:夏绿蒂
2、魏玛时期(1775年之后)
十年从政:谣曲《迷娘曲》、《魔王》等;
意大利之行:悲剧《埃格蒙特》、《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与《塔索》;
法国大革命前后:叙事诗《列那狐》;
与席勒的十年合作:诗剧《浮士德》第一部、小说《威廉·迈斯特》第一部(“学习时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
魏玛歌德故居(1782-1832)
绘画:歌德在意大利
魏玛剧院前歌德与席勒的塑像
3、晚年
诗剧《浮士德》第二部、小说《亲和力》、《威廉·迈斯特》第二部(“漫游时代”)、《诗与真》、诗集《西东合集》。
第二节歌德和《浮士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