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圣路 周
第四小组
北京交通大学闵高阳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细细读一本书,轻嗅书中的幽香
与你分享一本书
谈谈周
图书简介
走在朝圣路上
苦难孤独信仰
我们都是朝圣者
2017/9/21
2
北京交通大学
谈谈周
1945年生于上海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
2017/9/21
3
北京交通大学
谈谈周
学术专著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
《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
纪实作品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
译著
《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017/9/21
4
北京交通大学
谈谈周
不但哲学造诣高,文学修养也很高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嗜爱读书
在北大哲学系读书时,周对文学类课外书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
“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
2017/9/21
5
北京交通大学
图书简介
收集了作者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
书中作者由读书而发感想,在读书中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在写作时,作者心中悬着的对象也常是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朝圣者依然存在。
每个人正是靠自己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精神传统的,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2017/9/21
6
北京交通大学
图书简介
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
2017/9/21
7
北京交通大学
走在朝圣路上
要庆幸世上毕竟有真正的好书,它们真实地记录了那些优秀灵魂的内在生活。
作者在写它们的同时就是在过一种真正的灵魂生活。这些书多半是沉默的,可是我知道它们存在着,等着我去把它们一本本打开,无论打开哪一本,都必定会是一次新的难忘的经历。
读了这些书,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
2017/9/21
8
北京交通大学
走在朝圣路上
2017/9/21
9
北京交通大学
走在朝圣路上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
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它们殊途而同归。说到底,人们只是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同一个光源罢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2017/9/21
10
北京交通大学
《各自的朝圣路》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