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最美乡村教师3篇(最美乡村教师)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最美乡村教师3篇(最美乡村教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最美乡村教师3篇(最美乡村教师)
下面是我收集的最美乡村老师3篇(最美乡村老师),供大家赏析。
最美乡村老师1
邓丽,09届支教生,中南民族高校工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中共党员,现任高原小学副校长。
高原小学地处高寒地带,海拔1800多米,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邓丽到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2岁,老师队伍年龄老化严峻。邓丽的到来,给学校增加了无限的朝气和活力,她对每位学生都赐予关注与关爱,很多问题学生在她的面前变得阳光、主动向上,她也因此成为学生最贴心的挚友。
在学校,她担当了一个年级的班主任,任教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课程多,任务重,但邓丽老师却从没有怨言。孩子们现在也学会了说一般话,学会了英语。她把学校的文艺活动开展得绘声绘色。每年六一,全校孩子要坐农用车到20多里外的集镇上,眼巴巴地坐在台下为别人鼓掌。然而邓丽到高原小学后的第一个六一,她组织老师们把破旧的课桌腿锯掉,拼成舞台;把泛黄的墙壁贴上图片,涂上色调,和孩子们一起排节目,做道具,想创意。在邓丽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孩子们第一次在自己的学校过上了六一,第一次走上了自己的舞台。
近三年来,邓丽在学校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她注意引导,不断激励,让一个个羞怯的孩子变得自信,让一群群成长的孩子增长才艺。邓丽班上有个9岁孩子叫春琼,这个孩子以前很羞涩,很自闭,每次回答问题总是怯生生的,常常低着头,不停地咬手指。邓丽不厌其烦的教她唱歌跳舞,用相机录下她的歌声,放给她听,引导着她渐渐放松自己,不断激发她的文艺爱好。现在,春琼像个城里的小姑娘,落落大方。
支教几年来,邓丽先后被评为恩施州师德模范,鹤峰县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优秀校长,并在全州各县做师德巡回报告,许多老师和学生受到深深的感动。2023年11月,邓丽在全国中小学老师演讲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为支教生树立了榜样。近三年来,她还为孩子们募集到了新课桌,新衣服,学习用品等等,还为学校特困生彭少莲找到了资助。2023年10月,她又努力争取,为全校孩子们募集到免费午餐基金20万元。这意味着,在此后三年里,全校每个孩子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免费可口的饭菜。
邓丽在这个偏远高寒的学校一呆就是三年,她从没怨言!用自己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有不理解的人说她是“傻女”,这么年轻在这里奢侈青春。对此她只是微微一笑,依旧把这份真挚的爱传递给这高山之巅的孩子们。
。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不能为了钱而活着。只要我的学生从我的付出中,能学到文化,能成为有学问的人,那我也就满意了。
,只求教书,我会坚持到生命结束。——马复兴
徐德光,男,1957年生,贵州省遵义市金鼎山镇金庄村人,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扇子林小学校长。扇子林小学地处贵州大板水次生带原始森林的大山深处,海拔在1500米以上。学校覆盖区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住着苗、汉两个民族的4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学校目前除校长外还有2名代课老师,22名学生。徐校长把学校看作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起跑线,作为一校之长他自然成为了这些孩子走出大山的引路人,他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1975年8月,刚刚中学毕业年仅17岁的徐德光便自告奋勇到扇子林小学任教,从今他的人生便与深山中的孩子们连在了一起。多年来,随着山民渐渐往山下搬迁,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山上的老师也接连下了山,但徐德光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离开过扇子林小学,校长一当就是20年。31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有200多人,其中4人考上了高校,20多人考上中专,100多人读完了中学。为此,徐校长也被评为市级优秀老师。当地群众都称他为“马背上的校长”。
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漂亮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老师后继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使学生对老师敬重的惟一源泉在于老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无题
作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最美乡村老师2
《最美乡村老师》观后感
看完这个纪录片,印象最深的是几个数字:全国846万乡村老师,有多达6600多万乡村学生。这是个看似困难重重好像不行能完成的任务。但同时,6000多万个向往幻想的美妙愿望,846万个感动的故事,摄制组的任务又是如此的浩大。老师的职业是高尚的,特殊是那些乡村老师,他们扎根农村,不求任何回报,只求每个怀揣幻想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成就自己。几十年来,他们交出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出去成了社会的栋梁,可是他们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守。用他们的话说:他们的一生已经离不开了这些孩子。
纪录片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候戳中我们最大的软肋。这十个票选出来的老师是在常人不可思议的困苦环境中坚守农村小学,一干十几年、几十年,有的老老师甚至教出村里两代人。石兰松、薛跃娥、李修雄、庄巧真、杜顺、徐其军、张桂梅、任影、达芳、孙影共10位老师入选“最美乡村老师”。他们的课教得好,让全部学生都得到发展,包括有人升入名牌高校。他们的大爱浸润了学生,也深受学生、家长和乡亲们的爱戴。10人当中,半数身有残疾或身患重病。他们当中有的人担起了几个人的职责,独自支撑一所学校几十年。他们的收入不要说和科技人员、公务员相比,还不如当地一般职工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他们的家庭靠爱人支撑,治病靠借贷。我们在被这些“最美乡村老师”感动之余,是否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他们有的甚至都没有“名分”,因为时刻牵挂孩子和课堂,他们没有时间去深造和培训,这更加使得他们丢失了转正和晋级的机会。
他们,坚守着内心的纯净淡泊,住着简陋的房舍,拿着微薄的工资;他们,用坚毅臂膀扛起农村中小学生的教化重任,用爱撑起乡村教化的蓝天;他们,是最美的乡村老师。他们或刚毅,或简朴,或严厉,或慈爱,然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了学生,甘愿奉献,甘受清贫,请把你知道的乡村老师的故事告知我们,让我们一起为这些高尚的人加油!
永康五中马静黎
最美乡村老师3
乡村老师最美
------找寻最美乡村老师观后感
甘官屯明德小学耿喜莲“乡村老师是基础的基础,乡村老师是基础中的铮铮塔尖。”看了“找寻最美乡村老师”颁奖晚会让我真正地了解了北京师范高校校长董奇所说:的含义。这10位老师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他们每个人不同凡响的故事,他们克服了常人不可思议的困难,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偏远地区孩子的教化,为了中国的基础教化,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远离了自己的父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甚至是生命。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有志向,他们甘愿清贫、甘受病痛熬煎而无怨无悔。这种信念,这种志向,让我感到无地自容。
最美乡村老师的事迹让我感动,他们的故事让我震撼,离开父母15年,父母为自己的儿子颁发最美乡村老师奖看到他们抱头痛哭的时候,我热泪盈眶,儿子看后认为我怎么了呢?直喊妈妈。用爱感悟孩子的邓丽,用爱影响四周的同事,用爱使整个学校活起来,他赐予别人爱换来的是更多人回馈的爱。
与他们相比我差的太多,与他们相比我奉献的太少,与他们相比我须努力的方面有许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或许不会有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的牺牲,或许不会有宋玉刚的孤独,或许不会有徐德光的坚持,或许不会有邓丽的奉献,或许不会有肖山的潇洒,或许不会有于贵勤的执著,或许不
会有刘效忠的缺憾,或许不会有马复兴的感动,或许不会有陈万霞的主动,或许不会有吴金城的清贫。但是我要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对教化的不懈追求,虽然我不能做的轰轰烈烈,但是我要从教化的点点滴滴做起。今后要更加仔细地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要更加爱学生、爱工作、爱学习、爱同志、爱家长。不遗余力地为乡村教化做贡献。
最美乡村教师3篇(最美乡村教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