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揽存暗战
“现在每当一家公司上市前夕,一些银行分行副行长会上门拜访这家公司。”某国有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投资银行部经理徐若思发现,她最近经常在一些基本敲定上市事宜的公司客户那里,碰见其他银行高管。他们频繁出入此类公司的目的之一是IPO募集资金的揽存。
自货币政策持续紧缩以来,深圳一些银行对IPO揽存这项业务从“口头重视”变成“行动落实”,以缓解银行所面临的存款压力。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增A股上市公司239家。深圳新增上市公司24家,首发实际募集资金156亿元,几乎都为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一些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大量募集资金已转为定期存款,长期躺在银行“睡大觉”。一些银行业人士深知,一旦和上市公司签署募集资金监管协议,上市公司再改存到其他银行的可能性极小。争取到募集资金监管,往往意味着几个亿的大额、高沉淀资金到手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上半年上市的深圳公司中,上述国有商业银行深圳分行获
IPO募集资金存款近5亿元,在深圳银行业中居领先地位。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成绩突出。江苏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等也不甘示弱。
“以前‘大鸡不吃小米’,现在一些大银行也加入争夺战。”平安银行一位负责人说,IPO募集资金揽存业务周期长,对不缺存款的大银行来说资产负债表改善见效慢,以往此类竞争多出现在中小银行之间。但是,随着货币政策持续紧缩,一些大银行也日益重视这项业务。
徐若思的感受是,此前他们专心为企业客户做好金融配套服务,以为到上市时一切会水到渠成,现在却频频有其他银行在“临门一脚”之际“横刀夺爱”,“越是临近上市,营销越不能放松”。
自从绷紧这根弦后,他们的业务发展不错。
“暗战”日益激烈,促使银行服务不断前移。前述平安银行负责人透露,IPO募集资金揽存技术性很强。在拟上市公司决定将材料上报给证监会发审委前,就得营销成功。一旦上市成功,实际上,对IPO募集资金揽存的竞争就已结束。他们的做法是在企业上市还没有动静时,至少提前一年就开始跟进。
另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对客户上市进程进行细分,在准备递交材料期间、在已递交材料等待过会期间等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战法”。
上述国有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今年首次划拨出20亿元专用额度支持中小企业信贷,在企业上市前提供大量财
IPO揽存暗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