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平静的故宫.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平静的故宫
哥窑瓷器破碎
7月30日,有网友曝料:故宫摔碎了一件属一级文物的宋代五大官窑之一哥窑瓷器,并多方封锁消息。这件一级文物,是哥窑青瓷的代表作,造型为葵瓣口盘,极为罕见。
一件国宝级文物破碎的脆响,再次把故宫推上了风口浪尖。89岁高龄的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难掩遗憾。他表示,故宫方面出现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多位文博界资深人士表示,这样严重的事故,自故宫博物院1925年成立以来,前所未有。
面对舆论的“瞒报”质疑,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强调,之所以迟迟没有向文物主管部门上报,是为了对事故的原因求得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回答”。
但谢辰生强调,《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文物损坏后必须依法在第一时间上报,并由主管部门作出调查的安排,不应该自己查,否则就涉嫌违法违规。
知名收藏家马未都认为,文物损坏事件,暴露了故宫博物院严重的管理漏洞,无论是谁的责任、事故性质如何,故宫博物院作为文物保管单位,都没有权力擅自决定“内部处理”,更不能在文物受损后故意隐瞒。

早在5月8日,一蟊贼轻易躲过号称布防严密的警报器和监视器,在一个借故宫举办的私人博物馆展览中,成功盗取被收藏人称为“价值连城”的展品。接二连三的事件令世人瞠目。一向被视为中国头号文化遗产的故宫,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公众的承受极限。

展览鱼目混珠
在故宫博物院的网页上,列有展览30余个。其中绝大多数为明清宫廷史迹原状陈列和常设展览。此外,还有近十个特展、临时展览、常设展览换陈等。
展览看似琳琅满目,但多为历年积累。据故宫展览部副主任马继革介绍,质量较高的大展每年两三个。为数不多的特展中,近几年又夹杂一些参展方主动申办的展览。
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引进展览,是2009年在设施最好的午门展厅举办的“卡地亚珍宝艺术展”。展品有346件,主要为该奢侈品牌旗下珠宝、腕表、时计、饰物以及品牌史料等。

尽管故宫接纳了诸多类似卡地亚珠宝这样的奢侈品展览,但据员工透露,一些颇有价值的计划内展览,因“不被重视”、“缺乏经费”而胎死腹中。更有一些已立项的展览半途夭折,甚至已筹备妥当却仍被搁置。
世人担心商业和崇尚奢侈之风侵蚀国家级博物院的一方净土,更大的忧虑则在于故宫博物院为追逐利益,而冷落了其本应承担的文化职能。

大修还是破坏
2002年,故宫启动了自成立博物院以来最大的修缮工程。故宫称其为“百年一遇”,投资规模为每年1亿元,总计19亿元,全部由财政拨款。
这是一项在古建和文化遗产保护业界引起很大争议的工程。争议焦点是,故宫在大修中的做法,是否违反了古建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最小干预”原则,以及程序上是否存在瑕疵。上述原则,来自国际社会共识和有关国际、国内法规的约定。
故宫在大修过程中出现大面积更换材料和油漆一新的情况。在对太和殿做勘察测绘过程中,故宫方面发现太和殿的一个柱角低于其他角,遂怀疑该柱角的檐柱或有严重糟朽,认为需要揭瓦查看。修缮人员对屋顶一角打开探洞勘测,却发现并无结构性损坏。

故宫大面积揭屋顶重修,引发了主管古建筑维护的国家文物局强烈不满,这在业内不是秘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副局长童明康曾分别到故宫要求停止继续揭瓦,但未引起重视。
不得已,国家

不平静的故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