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肺复苏指南之更新及几个关键环节的探讨 ——从指南到实践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更新之要点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人工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进行电击等)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成人生存链分两链: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另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院外急救: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通讯媒体呼叫施救者,如手机等电子设备能够发挥重要作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包括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 先电击 or 先按压
2010指南:在AED 就绪时,应先进行 - 3 分钟 CPR,然后再除颤
2015指南: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到达后尽快进行除颤
4. 心脏按压速率和幅度
2010指南规定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 100 次/ 分、深度≥ 5 厘米
临床上普遍存在按压过度的问题,如胸骨和肋骨骨折;施救者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无法保证持续的按压质量
2015指南提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该有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
按压速率为 100 - 120 次/分钟
幅度至少是 5 厘米,不超过 6 厘米
5. 纳洛酮的应用
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
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呼吸正常,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 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6. 重申“胸廓回弹”和“减少中断”
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为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更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2015心肺复苏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