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新首富三一重工造
一叶知秋。年年更替的富豪榜单,是中国经济变化的缩影。与富豪榜历届“榜首”出自地产业、IT业和零售业不同,今年的榜首来自低调沉静的制造业
最近一年来,在各大报纸的版面上,三一重工似乎突然间变得很红火。
从2010年10月,有着“神州第一吊”4000型履带起重机参与智利矿难大救援,到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三一重工一台价值百万美元的62米臂架泵车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助力抢险,三一重工这个中国企业的名字,让“中国制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与此同时,伴随着三一重工股价在A股市场的逆势狂飙,梁稳根这位三一重工的领头人,于5月登顶2011新财富富人榜。9月,他再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成为2011胡润榜、福布斯榜的双科首富。
“中国首富”之称,于媒体,是追逐热点;于百姓,是日常谈资;而梁稳根对待此事,却是异常低调,鲜见他“抛头露面”于闪光灯前,互联网上能够搜索到的最大花边,也不过是其独予的爱情八卦。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揭开层层面纱,还原他和三一重工的成长故事。
创业失败,就去写书
如今成功辉煌的梁稳根在创业之初却屡屡失败。
今年56岁的梁稳根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地区一个小山村。娄底方言复杂,因此有“十里不同音”一说,梁稳根的普通话里就夹杂着典型的“茅塘镇口音”。
梁稳根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考入中南大学金属材料系的。1983年,他被分配到国营企业――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两年后,一心想当“万元户”的梁稳根递交了辞职书。
没有了“干部”身份,甚至连城市户口也没有了。父亲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在老人的眼里,儿子好歹混出了点“名堂”,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
扁担没能把“犟驴”撵回去。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经商失败了,我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写一本书――《此路不通》,以此来告诫像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到落后的山村去当先生,教书育人。”
在经历贩羊、营销白酒、生产玻璃纤维一系列失败后,梁稳根的“第一捅金”来源于特种焊接材料――这正是他的专业特长。1986年企业开业时,梁稳根将工厂命名为“三一”:“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
9月,他们收到了第一笔货款――8000元。
1989年,小厂突破1000万元。
1991年,企业发展成为娄底最大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元。但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三个一流”的理想仍甚远。通过一系列调研与论证后,梁稳根确定了“双进”战略: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
就选择工程机械行业的原因,梁稳根认为,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造就了上百个世界500强,仅工程机械制造业美国就占了3家。中国是一个人口和面积大国,现代化、工业化等进程都要依靠工程机械制造业支撑,这说明工程机械行业不仅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有长久的发展机遇!
此后,三一重工销售收入和利润以50%以上的年增长率推进。
股改,黑马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第一个跨入重工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家,梁稳根被誉为“民营重工第一人”。此外,他还有“中国股改第一人”的称号。当时,所有大陆的上市公司,都有大量的国有股权问题,国有股权占有公司控制权,但是
低调新首富三一重工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