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水利调查报告(共5篇) - 大文斗范文网.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年水利调查报告(共5篇) - 大文斗范文网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水利调查报告(共5篇) - 大文斗范文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水利调查报告(共5篇)-大文斗范文网
水利调查报告



作者:hyf996|
发布时间:2023-08-2006:07: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水利现状调查报告
秦市乡水利现状调查报告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我们对全乡农村水利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村水利基本概况
秦市乡位于江陵县东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接监利县程集镇,南抵石首横沟市镇,西与普济镇接壤,北连沙岗镇,。辖20个村,2个居委会。,5678户,。,,,。
我乡现有各类水利工程2725处,其中排灌渠道341条,,各类配套桥、涵、闸2363处,现有电力排灌站34处,44台套,总装机容量2625KW。其中电排站16处,22台套,装机容量1555KW;电灌站13处,15台套,装机容量610KW;排灌结合泵站4处,7台套,装机容量460KW。,%。现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处,保证全乡近2万人生活用水。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202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去冬,我乡根据工程性质的要求,分县级工程和乡级工程,采取统一标准,分片施工,集中验收的形式开展工作。集中全乡劳力、领导,上排水机械21台(套),调集挖掘机15台,推土机3台(套),经三十多天的战斗,开挖大小排灌渠道163条,渠堤加固2条,疏
挖堰塘6口,,。
1、2023年度县安排我乡任务是:,,,;,。到2023年12月20日月为止,,,占全乡任务的100%,,,;,;,。
2、去冬今春我乡“三万”活动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规划疏挖排灌渠道145条,,,疏挖堰塘7口,。实际完成渠道疏挖工程142条,,,完成堰塘疏挖工程6口,,。
三、近五年的农田水利发展规划
㈠、县,乡交界垸堤加固工程。
1、石江渠加固工程(2023年度):长4600米,工程量55000方,;
2、加渠加固工程(2023年度):长4200米,工程量51000方,。
㈡、红联河引水抗旱工程。
1、千合引水渠工程(2023年度):长1500米,工程量15000方,;
2、连心引水渠工程(2023年度):长3500米,工程量35000方,;
3、永丰方家湾引水渠工程(2023年度):长3200米,工程量32000方,规划投入资金16万元;
4、阳湖引水渠工程(2023年度):长1000米,工程量10000方,规划投入资金5万元。
㈢、工程设施的维护与管理(2023-2023年度)。
1、现有电力排灌站34处,44台套,总装机容量2625KW,;
2、现有各类配套桥、涵、闸2363处,。
㈣、依托土地整理项目(2023年度),搞好西干渠以北水利工程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虽然我乡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水利依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水利明显滞后的局面仍然严重,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并没有根本好转。其主要问题是:
1、渠系问题。一是排灌渠系利用紊乱,排灌不分,农级渠系尚未形成;二是渠道淤塞严重,灌排水不畅,支渠、,斗渠、,。农田排涝标准达不到10年一遇,灌溉保证率达不到60%;三是配套建
筑物工程老化严重,渠系建筑物配套率不到30%,且年久失修,现状工程完好率不足70%,跑水漏水现象十分严重;四是排灌条件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需要,导致种植农业结构调整困难。
2、机电泵站的问题。通过今年的汛前检查,我乡现有的机电泵站能正常启用的泵站为27处,36台套,装机容量2030KW,%;需局部维修的泵站为4处,5台套,装机容量425KW,%。主要是秦家场电排站2台130KW机组泵体及启动柜需维修;张公垱中白渠南电排1台机组泵体出水管锈穿需更换;东陈岭电排1台55KW机组泵体故障需检修,补偿器需维修,永丰提灌站1台55KW机组泵体出水管锈穿需更换。另有千合村电排站变压器待安装、阳湖电排站出水池底板和挡土墙塌陷,需及时抢修;新建的未运行泵站为3处,3台套,装机容量190KW,%,分别是聂谭电排站、河谭电排站、张家泽沟电排站。
3、管理体制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没有实行统一归口,有乡管、村管和民间组织管,各自为政。权属不清,责任不明。
4、投入机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成,乡镇财政十分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不足。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民投工投劳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投工投劳的积极性锐减,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劳力难以保证,建设举步维艰,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缩短。
导致以上问题的产生,既有观念上的障碍,也有现实的原因。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因素的影响:
1、治水思路的影响。过去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走的是“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村水利农民建”的路子,农村水利基本上处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状态。中央实行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后,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又取消了“两工”,再让农民作为农村水利建设主体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面对新的情况,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2、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国家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后,只有中型以上工程,国家才立项建设,中型以下由地方自建为主,国家投入很少。我乡财政只能维持正常运转,每年财政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很少,无法开展大规模建设。加之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也不高。由于农村水利的公益性特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因此在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灌站工程等农村水利设施领域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3、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干部觉得农村税费改革后组织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利无能为力,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畏难情绪,更喜欢抓急功近利、见效快的工作,对于象水利建设这些投资大、见效慢的工作组织不力,发动不够,抓得不实。一些农民认为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也不准搞集资,因此水利建设费用、抽水费用自然也不该交了。
五、几点建议
1、政府应把农村水利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不搞水利、水利设施好不好?情况大不一样。廖堤村提灌站,去年投入10万元进行了维修改建,使800多亩水稻田实现了满栽满插。今年6月10日前全乡无大的降雨,水稻栽插基本上依靠现有水利设施供水。水利设施较好的东陈岭村完成了85%以上的栽插面积,而曾家湾、河渊、永丰等村不到50%,充分体现了水利设施的重要作用。健全斗级排灌渠系,衬砌部分斗渠,配套灌排水控制建筑物,增加抗旱设施,提高现有排涝设施的能力,是解决现存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使我乡水利条件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沟相通、渠相连的目标。因此,要提高对农村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建设农村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水利建设的领导,一方面在抓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小型工程的建设、整治、渠系配套改造进行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力争3—5年见成效。另一方面抓好节约用水宣传,推广使用节水设施,建立节水型社会。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水利建设
水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我乡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围绕增加有效水源和提高利用率这个重点,下大力气抓好建设工作。一是抓好大型外引水源工程,乡政府应把颜南渠硬化工程和中白渠疏挖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锲而不
舍地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抓好工程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发挥好现有工程效益,提高水的利用率;三是扎实抓好塘堰的整治掏淤,这是数量最多、使用面最大、见效最快的工程;四是分期分批更新改造机电提灌设施;五是继续抓好安全饮水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大,见效慢,是具有公益性特点的事业。应广辟投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入为辅、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投入。二是地方财政每年支农资金应向农村水利建设倾斜,并逐年增加。三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四是用好“一事一议”政策,调动农民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4、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科学调度的运用原则,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有稳定的管护经费。建立起以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为主导、基层水利管理站为基础、村级水管员为支撑、农民用水户组织为补充,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同时学习外地经验,对有一定收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租拍卖等方式,落实好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
第2篇:冠县水利机构调查报告
龙源期刊网http://.cn
冠县水利机构调查报告
作者:冠县编办
来源:《机构与行政》2023年第02期
冠县水利机构现状
冠县灌排工程管理处系水管单位,现辖九处泵站,在编职工162人,无编制人员37人。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人,中级14人,初级77人。只有90名职工由县财政拨付80%工资,其余20%部分及72名在编职工和37名无编人员工资全部由水务局自筹。
冠县有18个乡镇,1982年由于中央、省、市对水利工作的重视,全县18个乡镇成立了水利管理站,并修建了办公场所,人员由水利局派驻,到上世纪80年代末,水利站职工工资由财政切块到乡镇发放,人事关系、编制由县水务局管理。2023年县乡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管理站与乡镇其他农口站所合并,重组为“乡镇农林水技术服务站”。人事关系由县水务局管理,编制属于乡镇。现水务局管理的水管员64人,退休职工23人。具有水利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27人,其中:中级5人,助级20人,员级2人。有大专学历的11人,中专学历的23人,高中以下学历的30人。平均年龄45岁。自2023年8月至今十多年间,乡镇水利管理站未增加一人,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出现了严重的技术人才断层和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有3个乡镇水利站人员都已到达内退年龄,现无一人正常上班。在岗职工大部分忙于乡镇中的工作,从事水利业务较少。现大部分乡镇水利管理站无单独办公场所,在乡镇政府内办公。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由财政承担,办公经费由乡镇政府实报实销。
存在的问题
冠县灌排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工资和经费不足,减负办所批复水费偏低,工程设备老化失修,工程配套标准低,致使九处泵站运行不能发挥最佳效益。
一是乡镇站机构不健全。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水利站被合并到农林水技术服务站,一般配备1—3名水利管理员,且主要精力围绕乡镇中心工作,不能集中精力干水利,背离了基层水利站的职能,制约了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2023年水利调查报告(共5篇) - 大文斗范文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3-0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