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授课目的】
通过授课,使官兵了解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对于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做好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找到基层工作的着力点。
【授课时间】45分钟
【授课重点】
一、基层的概念
二、基层岗位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
三、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着力点
根据政治处工作安排,今天由我来与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扎根基层”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基层的概念。
一、基层的概念
基层是各级组织中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单位,处在第一线位置。基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军队旅团以下单位都可以称为基层;从狭义上讲,基层特指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与其相当的队、站、室、所、库等。
就公安消防部队而言,基层主要指公安消防大队、中队,是公安消防部队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执法、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
二、基层岗位对干部成长的重要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干部成长进步的“足下”在哪里?部队许多优秀干部成长和进步的实践表明,基层是立大志的起点,干大事的基础,成大业的摇篮。
(一)基层经历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阶梯
人才成长过程,总是由低到高、逐步发展。基层岗位任职经历,对个人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要有经过基层岗位锻炼的干部才会有充足的发展后劲。
1、基层岗位是干部立志创业的起点
我们都是怀着成长进步的愿望来到警营的,要实现远大抱负,就应该珍视基层岗位任职的宝贵经历。“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懈努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经历基层任职的磨练,才能对基层各项工作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提高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岗位。
2、基层岗位是干部实施才华的大舞台
【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被中央军委授予“党的创新理论模范教员”荣誉称号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方永刚,二十多年如一日,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年均完成教学任务200%,为官兵和干部群众作报告1000多场,撰写论文100多篇,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成为新时代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楷模,被誉为
“平民教授”“大众学者”。他曾经说过:只有奉献,才有贡献;我的舞台在基层。
本职工作是我们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平台,也是我们施展才华、发挥特长的舞台。要立足本职尽心尽责,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不断提升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把个人理想根植于本职岗位的沃土中,让个人的聪明才智同部队需要融合起来,充分施展个人特长和才能,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的能量,就能让自己有用武之地,让知识派上用场,让才智得到发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基层岗位是干部磨砺成长的驿站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人、造就人。没有蜕变的痛苦,哪有破茧而出的美丽!要想在部队这个大熔炉磨练成才,就必须经得起基层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在基层这块“磨刀石”上千锤百炼,才能实现军旅生涯的辉煌和荣光。
(二)基层实践是干部增长才干的沃土
实践出真知,岗位长才干。学识和才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不断地实践摸索中积累形成的。基层岗位连接着伟大的事业,平凡工作孕育着伟大的创造。
1、基层是知识转化能力的“加油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干好工作,光有满腹经纶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向时间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才能担负和履行好岗位职责。在我们部队里,经过部队院校或地方院校培养的基层干部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指挥水平、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还需要在岗位上、在工作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中,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2、基层是掌握带兵之道的“大学堂”。
【例】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科学带兵模范”称号的某舟桥团教导员吴绵胜,积极探索新时期的带兵之道,真情爱兵知兵,科学带兵育兵,他任职3年多来,连队有8人考上军校,2人直接提干,103人取得中专以上学历,90人被上级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士兵”、“优秀团员”和“训练标兵”。连队连续三年被集团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授予“科学带兵模范”荣誉称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如同一个大“系统”、“大家庭”,集防火灭火、执勤训练、队伍管理、思想教育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于一身,融教兵、练兵、管兵、用
扎根基层 建功立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