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十六个典故.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九十六个典故,讲完整个中国古代史:一口气看穿五千年
1、炎黄二帝: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本部落人被称之为“百姓”。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陶寺古城遗址:
该古城遗址陕西省襄汾县,建成时间大约距今四千七百年。该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曾一度是国内发现的最大史前古城遗址。该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墓葬,墓中骸骨的DNA检测结果显示其父系Y染色体snp单倍型几乎全部为O3基因,与今天汉族主体的父系基因高度一致。可以说,基因证据证明了陶寺遗址的居民就是当代中国人的祖先,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该遗址还发现了最早的天文观测系统,与古籍《尚书-尧典》所载尧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的记载相符,故而猜测为尧帝的都城。
3、尧舜禅让: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4、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大洪水”传说,大约发生在四千多年前。目前,能够发现的最早的记载是周代早期的青铜器“遂公盨”的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与《尚书-禹贡》记载相符。传说大禹治水之后,舜禅位给了大禹,大禹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5、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00年,夏朝的统治者称“后”,死后称“帝”,地方上的部落通常称为“有某氏”。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所灭。
因为至今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没有出现“夏”字,所以商朝之前是否存在一个叫“夏”的王朝存在争议。但是,各种证据证明,商朝之前有一个王朝存在。
6、石峁古城:
该古遗址大约相当于舜帝时期到夏朝早期,距今约四千年,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有猜测认为该遗址是黄帝的都城(但是年代对不上),应该是夏朝早期都城。该遗址出土了鳄鱼的骨骼,与夏朝王室
喜爱养龙的传说似乎有所联系。
7、成汤革命:
夏朝最后一任君主桀残暴无道,引起各个部落的不满,“桀骜不驯”骂的就是他。商部落首领汤王在贤人伊尹的福坐下吗,率领天下臣民反抗夏朝,在鸣条之战中打败了夏朝,并俘虏了夏桀。随后,汤王将夏桀流放到南巢,夏后降为诸侯(周代的杞国就是夏后的后裔),商朝建立。
8、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中载的王朝,统治者称“王”。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代在各个领域比之前代都有长足进步,中国正式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9、贤人伊尹:
中载的第一位贤相,辅佐商汤王取代了夏朝,成就了天下霸业。据记载,伊尹出身卑微,只是个厨师,所以后世也把他当做厨师的祖师爷。根据出土的商朝甲骨文的记载,伊尹终商一世都受到历代商王的隆重祭祀,甚至有时与汤王一起享受祭祀,可谓一段“一体君臣祭祀同”的佳话。
10、盘庚迁都:
汤王死后,伊尹又辅佐了五代商王,但是在第十代商王中丁之后,商朝屡次迁都,连续九代发生动乱,进入“九世之乱”时代。后来商世祖盘庚大约在公元前1320年迁都到了殷,结束了“九世之乱”,商朝再次进入平稳发展期,中国开始成为真正的大国。
11、武丁盛世:
武丁王于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在位期间任用贤人傅说(可能是甲骨文中的“父乙”)、甘盘(甲骨文称“师般”),创造了一代盛世,将商朝的国力推上了巅峰。武丁王的妻子妇好,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女将,多次和武丁王一起带军出征,击败了周边的各个蛮族,征服了“鬼方”、“土方”、“夷方”等各个蛮族,扩大了华夏族的疆域和影响力。商朝在青铜器铸造上的成就更是首屈一指。武丁王死后,庙号商高宗,谥号襄王。
妇好墓出土武丁时期的青铜钺。青铜钺在当时起到类似指挥刀的作用
12、武王伐纣:
武丁之后,商朝王室开始奢侈,朝政走下坡路,后来的纣王穷兵黩武,实行暴政。给了周国(甲骨文称“周方”)发展的机遇。周国开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周王古公亶父、文王两代君王励精图治,尤其是文王得到姜太公的辅佐之后,周国很快取得西部各个部落的支持。同时,周文王还是《周易》的作者。
周武王即位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带兵伐纣,于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商王的后裔成为诸侯,被封在宋国。
1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周朝完善了夏商以来的分封制度,诸侯因身份、功劳不同而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下面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士以下为平民。诸侯统治区域称之为“国”、“邦”,卿大夫统治区域称之为“家”,这便是国家一词的来历

九十六个典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52 MB
  • 时间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