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是由【gorynic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
配电网是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广大用户紧密关联~配电网对实现向用户可靠电力供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配电网建设运行条件~公司认真组织实施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规范工程建设标准。整体上看~公司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供用电条件~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截至2009年底~公司系统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投资占电网总投资比例已达到4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城市和农村电力需求增势强劲~部分地区用电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司系统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现有配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已出现难以满足用电发展要求的情况~配电网供电面临着巨大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公司系统配电网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
为加快配电网发展~改变配电网建设滞后的局面~提高配电网管控力度~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公司于2010年年初提出了实施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统一规划的工作部署~并以此为指导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公司系统配电网“十二五”规划工作。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按照专业分头管理的工作模式不同~“十二五”配电网规
1
划采取城、农网合一规划~并由公司发展部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统筹协调城、农网规划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目前公司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配电网基础数据的积累普遍不足~无论是在数据统计范围上还是在数据统计口径上尚不能满足“纵到底、横到边”的大规划体系的要求。上述情况给“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推动配电网规划工作有序开展~公司适时提出了开展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对提高公司系统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引导建立指标数据库~逐步积累覆盖公司各项管理和业务的指标数据~能够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评价配电网统一规划成效的工具~及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能够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衡量公司配电网规划的工作水平~通过对配电网规划内容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掌握配电网规划方案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和对现状电网的改善程度~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实施及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促进配电网规划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践~推进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配电网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110(66)kV、35kV高压配电网
2
和10(20)kV中压配电网~,重点应用于公司总部对省级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的评价。考虑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省级公司可参照此制定相应的评价细则对区县公司配电网进行评价。
四、评价指标系统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节能环保政策~遵循电网发展规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坚强智能配电网为目标~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和供电质量为总抓手~坚持配电网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要求~推动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配电网~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用电的需求。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配电网处于整个电网的最底层~与用户紧密相连~具有点多、面广、线路长的特点。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配电网的上述特点~确保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即在评价指标选择方面~应准确、规范、可比,在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方面~应真实、可靠,在评价结果方面~应客观、全面。具体的讲~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6个方面原则:
1(准确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外延界定确切~统计口径无歧义~重复计算的指标数据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
2(规范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分类、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调查表式等应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3(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方便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状态下配电网规划建设情况的相互比较~突出导向性效果。
4(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要有可靠的统计数据渠道~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暂时不能统计又十分必要的指标可先设臵~随着公司信息系统的完善而后进行统计。
5(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够真实地反映所统计的对象~客观的了解和掌握配电网的实有状态。
6(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所组成的体系结构应尽量覆盖配电网运行的方方面面~确定单个指标与整个指标体系所要表达的范围无盲区。
,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根据配电网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结合目前公司系统配电网管理现状和统计手段~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主要从以下资料中提取~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绎总结得到:
1(《电力系统统计手册》,
2(《供用电统计指标解释,修订版,》,
3(《国家电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指标体系,2009年版,》,
4(《电力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5(有关规程、规范和规定。例如~《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6-2003,、《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4
,DL0/T837-2003,、《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2006,、《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国家电网科[2009]1194号,等等,
6(其它相关资料等。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现
配电网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全过程、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参照系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总体框架设计由4个层级构成。其中~最低层为措施层~对应配电网规划的具体评价指标,最高层为总目标层~借此表达配电网规划所追求实现的终极目标,中间层由准则层,含子准则层,构成~决定着指标体系的整体构架。根据配电网规划的作用和要求~围绕用户、负荷、设备、效益等影响配电网发展的内外在因素~从全系统角度考虑~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中间准则层可由4类指标构成。其中~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指标用来评估配电网安全可靠性水平,发展适用性和协调性指标用来评估配电网发展可持续性,设备利用效率和技术装备水平指标用来评估配电网资产情况,经济性和社会效果指标用来评估配电网运营效益。考虑到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配电网在供电面积、电力需求水平以及电网规模等方面可能差别很大~为便于进一步反映上述情况对配电网规划技术方案复杂性的影响~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中还增加了规划区配电网基本情况的相关信息。整合后的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5
指标层级由低至高
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措施层
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和
电压质量
电压质量
配适应性电
发展适应性和网
协调性规协调性划
评
价设备利用效率设备利用效率和指
技术装备水平标技术装备水平体
系
经济性
经济性和
社会效果
社会效果
规划区配电网基本情况
图1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逻辑架构
1(基本情况
配电网基本情况是对配电网总体形象的概要描述~主要是通过把握配电网供电营业区情况、资产规模和电力供需水平等方面信息~为下一步进行配电网规划内容的评价做好基础~由供电营业区情况、电网资产规模和电力供需水平三部分组成。其中~供电营业区情况关注的内容通常包括供电人口、供电面积、用电户数、供电区GDP等,电网资产规模相关的内容包括配电网各电压等级变,配,电容量规模、线路长度、年末净资产总额等,电力供需水平相关的内容包括全社会最大用电量、全社会最大负荷、网供电量、网供负荷以及负荷密度等~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配电网基本情况除在给出上述定量统计分析数
6
据外~一般还需要对配电网各电压等级网络结构进行定性的描述~以便充分掌握配电网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情况。
供电人口
供电面积
供电营业区情况
用电户数
供电区GDP
高压配电网变电站座数
高压配电网主变台数
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
高压配电网架空线长度基本情况电网资产规模
中压配电网电缆线路长度
中压配电网配变台数
中压配电网配变容量
年末净资产总额
全社会最大用电量
网供最大用电量
全社会最大负荷电力供需水平
网供最大负荷
负荷密度
2注:负荷密度(MW/km)=全社会最大负荷/供电面积
图2配电网基本情况信息构成
2(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
满足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要求是配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指在满足电网供电安全性准则的前提下~对用户连续供电的可靠程度~相关评价指标包括用户平均停电频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靠率、高压设备可用系数等。电压质量是反映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通过电压水平来衡量~相关评价指标包括高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中低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以及综合电
7
压合格率等。配电网规划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评价指标的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用户平均停电频率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率(RS-3)变压器
高压设备可用系数断路器供电可靠性和架空线路电压质量高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
中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
电压质量
低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
综合电压合格率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