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26克罗恩病临床路径.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26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克罗恩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克罗恩病(CD)(ICD-10:K50)。
(二)诊断依据。
根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12年,广州)
:包括消化道表现、全身性表现、肠外表现及并发症。消化道表现主要有腹泻和腹痛,可有血便;全身性表现主要有体重减轻、发热、食欲不振、疲劳、贫血等,并发症常见的有瘘管、腹腔脓肿、肠狭窄和梗阻、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周瘘管、皮赘、肛裂等),较少见的有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病程长者可发生癌变。
:
(1)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应列为CD诊断的常规首选检查,镜检应达末段回肠。镜下一般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各种粘膜炎症表现,其中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为非连续性病变、纵行溃疡和卵石样外观。
(2)小肠胶囊内镜检查:主要适用于疑诊CD但结肠镜及小肠放射影像学检查阴性者
(3)小肠镜检查:适用于其他检查(如SBCE或放射影像学)发现小肠病变或尽管上述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小肠病变,需进行确认及鉴别者;或已确诊CD需要BAE检查以指导或进行治疗者。小肠镜下CD病变特征与结肠镜所见相同。
(4)胃镜检查:少部分CD病变可累及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但一般很少单独累及。

(1)CT或磁共振肠道显像:活动期CD典型的CT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4mm);肠粘膜明显强化伴有肠壁分层改变,粘膜内环和浆膜外环明显强化,呈“靶症”或“双晕征”;肠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呈“木梳征”;相应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2)钡剂灌肠及小肠钡剂造影:所见为多发性、跳跃性病变,病变处见裂隙状溃疡、卵石样改变、假息肉、肠腔狭窄、僵硬,可见瘘管。
(3)腹部超声检查:对发现瘘管、脓肿和炎性包块具有一定价值。
CD粘膜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
(1)固有膜炎症细胞呈局灶性不连续浸润;
(2)裂隙状溃疡;
(3)阿弗他溃疡;
(4)隐窝结构异常, 腺体增生,个别隐窝脓肿,粘液分泌减少不明显,可见幽门腺化生或潘氏细胞化生;
(5)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6)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固有膜底部和粘膜下层为重,常见淋巴滤泡形成;
(7)粘膜下淋巴管扩张;
(8)神经节细胞增生和(或)神经节周围炎。
:可见肉眼及组织学上CD上述特点。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1) 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者可临床疑诊, 安排进一步检查;
(2)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或小肠镜(病变局限在小肠者) 特征以及影像学(CTE或MRE,无条件者采用小肠钡剂造影) 特征者,可临床拟诊;
(3)如再加上活检提示CD的特征性改变且能排除肠结核,可作出临床诊断;
(4)如有手术切除标本(包括切除肠段及病变附近淋巴结) ,可根据标准作出病理确诊;
(5)对无病理确诊的初诊病例,随访6~12个月

226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