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互联网、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传统流通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通过分析制约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提出了适合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并为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020-03
引言
互联网、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传统的流通方式转变,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农村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
[1]。农村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和覆盖广、交互性强的特点,实现了快速可靠的商务信息交流和网络化业务交易。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鼓励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密集出台。在这种大环境下,广西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正遍地开花地走进农村市场。
一、广西农产品销售现状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大部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为亚热带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广西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较高,如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圣女果、珍珠李、茉莉花等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典型的亚热带水果之乡。但近年来,广西农产品销路不畅,几乎每年均出现滞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连年发生,给广大种植户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制约广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因素
(一)市场主体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虽然广西已有非常优秀的电子商务产品和品牌,比如“农派三叔”、“荔枝疯会”,但是整体或大多数人还存在对电商认识不足的情况:很多人更信赖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模式
[2];还有一些人觉得做电商是年轻人和城里人的事情,和自身没关系;也有不少人以为“会上网就能开网店”,等等诸如此类情况。同时,由于缺乏计算机、网络、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和软件环境等,出现政府和企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也制约了广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二)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于?算机、互联网和交易平台等硬件及软件系统。广西农村较分散,很多农民及农业企业根植于偏远山区,网络初装及维护成本高,网络运营商尚未开通网络服务。此外,广西电子商务平台较少,农村电子商务主要依赖区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区内交易平台建设落后,缺乏专业水准。例如,广西农业信息网,只能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不具备在线交易支付功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
(三)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
据调查,目前广西农村没有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没有物流仓储和货物的交货点。配送主要是邮政物流,且一般仅设置于乡镇,每个乡镇设置1所,邮政服务普遍存在员工少、传送速度慢的特点。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又一个障碍,使得农村的电子商户和消费者很难享受到便捷的发货、提货、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使广大农村不具备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条件。
(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造成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而且留家务农人员年纪偏大,导致他们接受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学习难度也比较大,难以快速掌握新技术和新信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很少愿意到农村从事电商工作,包括原本从农村出来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农村,收入少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缺乏电商运营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三、广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策略与建议
广西丰富的农产品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产品基础,而不发达的电子商务现状阻碍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严重影响了不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选择适合广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刺激了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已出现多种发展模式,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广西,选择一个适合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是重中之重。详见表
1。
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并制定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战略。不少县份有了特色的农产品,如田东芒果、田阳圣女果、横县茉莉花、天峨珍珠李、灵山荔枝、荔浦芋头、百色八角、容县沙田柚等,但种植分散、农业产业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