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典文献学word中国古典文献学试卷八.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国古典文献学word中国古典文献学试卷八 】是由【gorynic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典文献学word中国古典文献学试卷八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古典文献学试卷八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哀郢》的作者是(屈原  )。
2、《七发》的作者是( 枚乘 )。
3、《蔡中郎集》的作者是( 蔡邕 )。
4、《曹子建集》的作者是(曹植  )。
5、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
 6、《哀江南赋》的作者是(庾信  )。
 7、《元氏长庆集》的作者是(元稹 )。
 8、《樊川文集》是(杜牧  )的文集。
 9、《吟风阁杂剧》的作者是(杨潮观  )。
 10、《文史通义》的作者是( 章学诚 )。
11、在道藏中,《庄子》的书名叫___《南华经》_____;《文子》的书名叫___《通玄真经》_____.
12、《春秋内外传》指_《吴越春秋》_______和_《越绝书》_______.
13、《四库全书》的总纂是_____清___代_纪晓岚_______;《四部丛刊》的编纂者是___近___代__张元济______.
14、唐代文选学的两大代表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乐府:"乐府"一词,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2、太平御览:中总类》,太宗按日阅览,改题此名。全书1000卷,分55部,宋李昉等14人编辑。是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也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
3.、九流十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4.、简:书信的总称。《文体通略》:简者,略也,言陈其大略也,或曰小简,或曰尺,皆简略之称也。
5.、衍:文献发生错误的一种类型——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文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回答何谓总集?何谓别集?
答: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如《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别集是相对于总集而言的,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如韩愈的《昌黎先生集》。
 2、简评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答:金圣叹所批《水浒传》成书于崇祯末年,把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打方腊等内容删掉,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以结束全书。只因这一腰斩,加上他评点此书所持奇谈怪论,金圣叹遂成一时风流,声满天下。是怪杰,还是人杰?是始作俑者,抑或是敢为天下先?是非功过自有评说。
对于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的动机如何,历来争议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我觉得金圣叹腰斩《水浒》是对古典文学的巨大贡献。对于《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是罗贯中所作;一说是施耐庵所作;还有一种说法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水浒传》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和一百回版本让人感到其艺术上头重脚轻,用笔不匀,风格前后不一致。,明显带有《三国》的味道,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人物的塑造和前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显然不是出自同一手笔。其结尾的草率更是让人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水浒》后半部宋江及梁山兄弟受招安的结局,也符合罗贯中一贯的封建正统思想。说实在这个结局既合情理,又增强了全书的思想深度,可谓不错。可惜却不能和施耐庵所作的合拍,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而金圣叹腰斩《水浒》删去七十一回以后的部分,保持了《水浒》艺术风格的统一性和故事的完整性,可谓功在千秋。
四、指出下列文献学著作的作者及时代(20分,每题1分):
1.《四库提要辨证》:余亮锡近现代
2.《中经新簿》:西晋荀勖
3.《经籍籑诂》:清阮元主编
4.《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5.《孟子正义》:清代焦循编
6.《周礼正义》:清孙诒让
7.《汉书补注》:清末王先谦
8.《墨子间诂》:清孙诒让
9.《春秋经传集解》:元岳氏荆
10.《尔雅义疏》:清代郝懿行
11.《录鬼簿》:元代钟嗣成
12.《经传释词》:清代王引之
13.《方言》:西汉扬雄
14.《七录》:南朝梁阮孝绪
15.《七略》:汉刘歆
16.《郡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
17.《郑堂读书记》:清周中孚
18.《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
19.《三国志集解》:清?李安溪
20.《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五、指出下列作者在文献学方面的代表作(只举一种,10分,每小题1分):
:《鉴古录》
:《玉函山房辑佚书》
:《周易注》
:《中国目录学史》
:《丛书目录拾遗》
:《直斋书录解题》
:《千顷堂书目》
:《通典》,
:《艺文略》
:《文献通考》。
六、翻译下列短文(20分)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鬭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重敛赋税来粉饰宫墙。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杀了厨师,(把尸体解了)放在篓中,让宫女抬着经过朝庭送出去。晋国大臣赵盾、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向宫女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和士季)打算进宫规劝晋灵公。士季说:"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有人再去进谏了。"士季前进三次到了檐下,灵公才理睬了他。灵公抢先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头,但很难能有个好结尾。'像《诗经》所说的,能够真正改正错误的人太少了。您若能改正错误贯彻始终,就连整个晋国也可以永远安固了,岂只是群臣能有所依赖。《诗经》上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说的就是周宣王能接受大臣规劝改正错误。您能够补救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晋灵公(虽然说改)还是没改。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对赵盾的劝谏非常反感,于是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一天早晨,鉏麑潜入(赵府),(见赵盾)卧室的门已经开了。赵盾已经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鉏麑退了出去,自言自语地感慨:"(他在家里还)不忘恭敬国君,真是晋国百姓的好官。我杀了百姓的好官,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命令,就是不信。在不忠不信中占一,还不如死了好。"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季九月,晋灵公请赵盾(进宫)饮酒,暗中埋伏下武士打算在宴席上杀害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觉了这件事,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陪侍国君饮宴,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节了。"于是提弥明扶着赵盾走下殿来。灵公忙唤猛犬追咬赵盾。提弥明徒手同猛犬搏斗了一阵把它打死。赵盾(愤愤地)说:"废弃忠良豢养恶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用!"(提弥明保护着赵盾,)一边打一边往外走,结果提弥明为伏兵所杀。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休息在桑树浓密的荫凉处。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得很,赵盾问他生了什么病,灵辄答道:"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送给他东西吃,灵辄却留一半不肯吃。问他这是为了什么,灵辄说:"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赵盾让他把食物全吃了,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一些肉,装在口袋里让灵辄带回去。后来灵辄做了灵公的武士,(在这次事件中,)灵辄把兵器倒过头来挡住其他武士,掩护赵盾脱了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就是饿倒在桑林里的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什么也没告诉就走了,于是逃亡了。宣公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赵盾的同族赵穿在桃园地方杀掉了晋灵公。赵盾往外国避难尚未走出晋载道:"赵盾杀死了他的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解释说:"不是这样。"董狐说:"你是晋国的正卿,逃亡而不过国境,回朝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那么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赵盾叹息说:
“唉!'我怀念祖国反而自找忧患',这两句诗大概说的是我啊!"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一位好的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受到了弑君的恶名。太可惜了,赵盾如果走出国境,就会避免弑君的罪名了。”

中国古典文献学word中国古典文献学试卷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orynich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