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迅奇东韵西法
导读:作为香港最负盛名的建筑师之一,严迅奇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知名作品,比如法国巴黎巴士歌剧院、日本东京国家剧院、北京南银大厦、长城脚下的公社、希尔顿酒店、天津会展中心、深圳万科17英里、上海九间堂、广东省博物馆、海南博鳌蓝色海岸,香港北京道一号、新机场环机场大厦、Pollock Path山顶公寓、HANLEY VILLA公寓、PARKLANE购物中心、乐富购物中心、花旗银行大厦、香港大学研究生中心等。他曾获得巴黎巴士歌剧院建筑设计国际竞赛一等奖、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国际邀请赛冠军、广州万科城中国别墅建筑珍品大奖以及卡地亚杰出建筑师奖等国际建筑奖项。
当库哈斯等海外设计师不断进入中国争夺中国的地标项目时,严迅奇认为,中国设计师的优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更能将西方现代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出来。
20多年前,拿了“巴黎歌剧院”设计冠军后,成为香港本土建筑第一个传奇的严迅奇,在1986年接受香港《号外》杂志访问时说:“我们只是在兴建传统。风格,不过是结果。”20年后,这位为香港兴建了几座最重要地标的建筑师,脚步踏上了中国大地的土壤,以传统文化为灵感之始,建构出一种当代中国风格──在当代张扬的国际化建筑躯体下,埋藏着内敛的东方精神。
恰如先前在广州东部群山间精心塑造的“万科城”,依着山的轮廓线游走,建筑本身自成一种韵律,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流紧密交融,不是臣服于自然,而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西方躯体中国精神
由严迅奇设计的“广东博物馆”,被喻为真正融会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思想的地标。“广东博物馆用的全是铝版和玻璃,但博物馆的意念是沿自传统中国宝盒。现代高科技物料,同样可以表现中国的空间意念层次,营造出空间的神秘感。
如何在现代建筑造就中国特色?严迅奇说,“有些人会喜欢用一些旧瓦片、砖或木材,但这做法未必能持久,一来太表面化,二来旧物料实在太宝贵,维修上也有困难,不太有效率。我们活在全球化年代,用的也应是全球化物料、最新的技术,但一样可以从传统中国意念出发。”
在设计“广东博物馆”时,严迅奇已知道自己的设计将会与世界当今最著名的女建筑师扎哈的“广州歌剧院”为邻。一圆润一方正,将会是东西方建筑师一次启发性的对话。“扎哈的设计是由黑白两颗石子组成,很流动感很雕塑性的作品,考虑到这关系,我特别设计了一个甚有中国想法的对象,既工整又方正。通过强烈的对比,大家的特色更能表现出来,两座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不同形态也不会有不舒服感觉。看似分庭伉礼,其实是一问一答。”结果他的设计不负所望赢取了“广东博物馆”的全球公开设计竞赛。“广东博物馆”之外,严迅奇的其它中国建筑――深圳万科十七英里、广州万科城、上海九间堂、海南博鳌蓝色海岸,不是像一幅现代中国山水画就是像一首首的诗词,淡淡地流露着中国文人素质,还有中国天地人的思想。
究竟,在中国土地上的建筑,是否都得用上中国元素?这是严迅奇一直思索的问题,“中国传统元素不能刻意,尤其是在中国当下的发展中,有些传统文化仍然很有启发性,一些公共建筑可以传作为一个起点,但如果将传统硬加在某些建筑项目中是没意思的。今天,中国人的生活跟过往已经有很大不同,不必刻意去加进传统文化。譬如我设计的‘上海九间堂’,有人觉得颇传统也有人觉得颇现代。我的创作意念,来自传统中国大家庭的生活方
严迅奇 东韵西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