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999,机遇与挑战.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99,机遇与挑战
人才、技术、资金是可以引进的,管理与服务是引进不来的,必须靠自己去创造。没有管理,人才、技术、资金形不成力量;没有服务,管理就没有方向。
——任正非
互联网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纪之交的商业热土,但如何从中赚到真金白银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1999年1月13日,《中华工商时报》公布中国十大商业网站:新浪、163电子邮局、搜狐、网易、国中网、人民日报网站、上海热线、比特网(ChinaByte)、雅虎中国。这个排行榜的评选依据是访问量、内容和美观度。至于盈利模式,普遍尚未成型,大多数网站仍在探索当中。
对于互联网盈利方式的摸索,最直接的出路莫过于利用网站销售商品,也就是电子商务。1999年年初,《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来到中国,在中国大饭店发表数字化中国的演讲:“数字化的大幅度增长,不仅体现在娱乐、教育方面,还体现在电子商务上。我预计到2000年,电子商务市场是个1万亿美元的市场,这个数目比人们估计数目多5倍。”
先行者慨然踏上征途:依靠连邦软件16万元的启动资金,,事实上王峻涛最初取的名字是“亚马逊”,可惜被人抢注了,1999年6月接受IDG200万美元投资后,8848变更为北京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公司。就在这时候,哈佛毕业生邵亦波回到上海老家,用两个月打造出一个
“像eBay一样的网站”——易趣。此时李国庆、俞渝夫妇投资创办当当网,在网上卖起图书。
日后人们将1999年称为电商元年,然而,若没有一个人的参与,这一年的分量便要大打折扣,这个人就是马云。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
当中国黄页营业额做到700万的时候,马云接到邀请,带领团队跑到北京给外经贸部做网站。外经贸部特地成立了一家名叫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公司,还拿出30%的股份给马云和他的团队,可是合作了18个月便难以为继,马云离京返回故乡杭州。
马云解释离开北京的原因:“互联网是一片昏暗的江湖,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这时候你可以去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很有可能几年后还得换地方”。与其如此,不如掌握自己的命运。和马云一同返回杭州的,还有追随他的17位创业伙伴。他们放弃北京互联网公司动辄万元的高薪诱惑,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三居室中开始创业。
1999年3月,这18个人凑了50万元,组建起一家小公司,就是阿里巴巴。他们早就敲定了业务方向:搭建一个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商品信息发布服务,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交易。当时已经有了以亚马逊为代表的B2C,以eBay为代表的C2C,但还没有一家面向中小企业的B2B,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成功,它就是第一家。然而任何伟大的构想都无法摆脱起步的艰难。由于信息匮乏,阿里巴巴不得不从其他网站搜集商品信息,进行审核整理之后发布到自己的网站上。通过这种原始的人工操作,阿里巴巴很快汇集了大量商品信息,这居然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注意,《商业周刊》一则报道中称从阿里巴巴网站上甚至可以买到AK-47。
1999年7月,经过4个月的奋战,阿里巴巴略见雏形,50万的启动资金也即将耗尽,马云一连见了38个投资人,竟然一个都没有谈成。年底,经过CFO蔡崇信的努力,阿里巴巴终于在弹尽粮绝前得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高盛银行领衔的投资机构向它注入500万美元。
阿里巴巴之前,

1999,机遇与挑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