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15分) 简答(5*8分)论述(3*15分)
事故应急救援概述
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区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2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2)控制危险源;
(3)作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4)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3 应急管理的概念: 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它涵盖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
4 应急管理体系:
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体制,应急救援机制,应急救援法制
体制也可称为行政应急管理体制,是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制是指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以及善后回复与重建等全过程中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
法制指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即在突发事件引起公共紧急情况下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
原则的综合,核心是《突发事件应对法》
体制属于宏观层次的战略决策,具有先决性和基础性。体制以权力为核心,以组织结构为主要内容,解决的是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问题。
机制属于中观层次的战术决策,以运作为核心,以工作流程为主要内容,解决的是应急管理的动力和活力问题。通过软件的作用,机制能让体制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正常运转起来,从而发挥积极功效。
法制属于规范层次,具有程序性,它以程序为核心,以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为主要内容,解决的是应急管理的依据和规范问题。
预案属于微观层次的实际执行,它以操作为主体,以演练为主要内容,解决的是如何化应急管理为常规管理的问题,主要是要通过模拟演练来提高应急管理实
战水平
为规范应急救援指挥和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确保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快速、有序、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煤矿应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相关职责。
应急机构及职责应以文件、预案等形式予以明确应急管理制度是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中“应急法制”的具体体现,也是应急准备的体现,其目的是通过制度
的建立和执行,规范日常应急管理工作行为,保障煤矿事故应急处置快速、有序、高效实施。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中列出15项应急管理制度。
5、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
组织体制:包括领导机构、功能部门、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
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
众动员等基本机制组成。
法制基础: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和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应急保障系统:包括信息与通讯保障、物资与装备保障、人力资源保障、财务保障,以及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等。
6、应急救援队伍:
国家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
7、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历程:
奠基期( 1949-1978),迅速成形期( 1978-2007),发展完善期( 2007年以后)
8 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存在问题
预案管理工作的某些方面还不适应
体制和队伍素质、力量方面有些还不适应
工作机制和信息化水平不适应
法制建设不适应
投入和装备水平还很不适应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1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预案要有针对性
(2)预案要有科学性
(3)预案要有可操作性
(4)预案要有完整性
(5)预案要有可读性
(6)预案要相互衔接
2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
4、应急能力评估
就是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矿井应急资源状况、准备的充分性和从事应急救援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评估,以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完善应急保障措施,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奠定基础。
4信息报告
5 应急响应级别
6 煤矿企业应急响应过程可以分为:接警、判定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后期处置等步骤。
7 预案的评审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管理部门应依据我国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有关指南性文件与评审检查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的认可。
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
矿山应急救援导论(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