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发病较多,多在情绪激动时或活动中发病,大多病人起初无任何预兆,少数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高峰,可因出血部位及量大小而临床症状各异,重者发病时剧烈头痛伴呕吐,数分钟转至意识模糊或昏迷。脑出血相当于中医“中风”的范畴。
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症状
(1)病人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复视、言语不清或失语、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和偏瘫,严重者四肢瘫痪、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
(2)严重者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四肢阵法性强直性阵挛,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等症状。
(3)少量出血者可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
2、体征
(1)、多数患者起病时血压升高,(260/140mmhg)
(2)、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言语不清或失语、吞咽困难、眼球运动障碍,一侧肢体无力或偏瘫,四肢瘫痪,面部或一侧肢体麻木,偏身感觉障碍,肢体抽搐等,脑疝者瞳孔不等大。
(3)、桥脑出血者可见瞳孔呈针尖样大小、中枢性高热等。
(4)、脑室出血者出现四肢阵法性强直性阵挛、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等症状。
(5)、全脑症状体征:昏迷、嗜睡等。
(6)、少量出血者可无任何症状。
3、辅助检查
头颅CT为首选检查,可发现圆形或卵圆性均匀高密度区,边缘清楚,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脑组织移位,有无梗阻性脑积水等。
(二)中医证候分类
结合临床,中经络者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风痰淤血、痹阻脉络,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型。中脏腑者分为风火上扰清窍,痰热内闭清窍、谈事朦寒心神型和元气败脱、心神散乱等证型。
治疗
(一) 一般治疗
1、生命征监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变化。
2、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90%以上。
4、出现吞咽困难者可或昏迷的患者视病情给予鼻饲。
5、尿潴留或尿失禁时留置尿管。
6、加强专科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体应保持功体位按摩和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足下垂和外旋。
7、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度、营养平衡:病后每日补液量按尿量加500毫升计算,如高热、多汗、呕吐、腹泻者适当增加补液量,但应防止低钠血症以防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50mmol-70mmol/L,补钾40mmol-50mmol/L,糖类13-18g.
(二) 中医治疗
1中经络
(1)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热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佐以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羚角片(用代用品,先煎),霜桑叶,京川贝(去心),鲜生地,双钩藤(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