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歌》有感
韩涵全管理1403 20141804438
初次看到书名,不由得想起李白那首著名的《长恨歌》,以为王安忆这本小说描写的也是杨贵妃的一生,读完之后却发现写的却是发生在上海滩的故事。女主角王琦瑶的一生与杨贵妃也有些相似,都落得一个悲惨结局,但是不同的是,王琦瑶生命中却有更多起伏的感情生活,她经历了民国,新中国,文革和改革开放四个不同的时期,这四十年里,她少不了动荡不安,似乎也为她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趣,前面几章写的完全是老上海的景象描写,还以为这本书并不是叙事小说。正式开始讲故事实在几个章节之后,于是剧情便开始展开。后来才觉得之前几章的景色描写将我们带到了上海的一种风情里。女主角生活在这种风景里,她的性格也是带着老上海风情的。王安忆将上海描写成一个充满着女人闲言碎语流言的地方,一个满是阴暗潮湿小弄堂的地方。生活在上海的女人都和王琦瑶一样,王琦瑶是数万老上海女人的缩影。她们崇拜时尚繁华,渴望上层生活,也免不了家长里短八卦别人。王琦瑶是自私的,是带着漂亮女人的骄傲的,说白了就是“作”。我们现在有些人也认为上海小姑娘是有些“作”的,王琦瑶更是将这一点充分体现,似乎骨子里就有作为上海小姐的骄傲了。《长恨歌》这本书颇有海派文学的特点,让人不禁想起张爱玲笔下的上海。这本书里面的女人之间相互算计,相互揣测,不免觉得有些累人。但是这何尝不是现实的反映呢?长恨歌里面的人物不免都有恶的一面,王琦瑶更是,一开始从她和朋友的小心交往中就能看出,她们之间相处也有相互利用的成分。与别的作家专注于描写人性光辉一面不同,王安忆似乎专注于写人性的恶,这也显得更加真实,但也更加消极。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现实,却不能帮助我们树立起对现实的希望。有人说王安忆写文写得小气,可能这就是南北方的差异吧,不同的气候,人们养成的性格也不同。
总的来说,王琦瑶的性格是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她的人生是悲剧的,她的一生就只追求着荣华富贵。就如同长恨歌这本书的结局:“鸽子从它们的巢里弹射上天空时,在她的窗帘上掠过矫健的身影。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序幕
”。
读《长恨歌》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