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建设探讨.doc数字城市建设探讨
摘要:数字城市的综合的信息量以及高效的处理分析性能使它成为信息化的焦点,然而实际的建设中却存在许多阻力。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数字城市;概念;发展现状;问题;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64-02
一、数字城市的概述
“数字城市”的设想最早由已故的王之卓院士提出,直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Gore)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战略构想”才被社会广泛认识和了解。
从功能上讲,数字城市是一个将城市和城市外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它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供远程用户访问。虚拟空间涵盖这座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信息。
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
“数字城市”概念是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二、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1994年,美国颁布了总统行政令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NSDI)计划,正式在美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中开展直接协调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活动。随后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成立了针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的相应机构,础地理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数字城市建设。德国的Rostock Stuttgat大学建立了模型系统,具有对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查询、分析和显示功能;新加坡首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并正在积极建设中;日本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日本电信与京都大学、Stanford大学合作致力开发网上虚拟京都;新加坡在“智能岛”的建设中提出了IT2000的概念,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家计算机委员会,并制定了发展战略。
国外数字城市建设是伴随着GIS技术应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GIS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60-1989)、基础地理信息化建设时期(1990-1998)、行业应用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94-2001)以及
“面向需求”的综合研究与建设时期(2001至今)。各个不尽相同,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到达第四阶段。当然,也有很多国家还处在基础技术系统建构的初级阶段。
(二)国内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城市起
数字城市建设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