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全屏观看 P P T
本 P P T 仅供教学参考,原创!
请勿盗版!
养花作者:老舍(舒庆春)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老舍作品很多,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他其中的名言有: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写作背景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后,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个小花园。1950年,老舍搬进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从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养起了菊花,一共养了100多种,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争奇斗艳,真可以举办个小菊展了。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养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文章分段·主要内容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因爱花而养花,花虽多,但没有奇花异草。(为过渡句)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分述养花的过程——劳动之乐,成果之乐,失败之痛。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养花的乐趣。
总结:养花中寻乐趣,劳动中长见识。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先从字典里查到下列词语中绿色的字,看看该选字典中的哪一个解释,再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
奇花异草:原意是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异:奇异的
大雨倾盆:倾: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
雨大得像盆里的水一样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置之不理:置:放,搁。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三年五载:指多年, 形容较长的几年时间。
这里的“载”就是“年”的意思
秉烛夜游:秉:拿着;握住。
夜间拿着蜡烛游玩,旧时比喻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文中“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句话中出现了秉烛夜游这个词语。
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把课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画下来。
答:如此循环”的意思是写一会文章,再去赏一会花,就这样下去。所划的句子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
参考答案:
,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概括:可以增加知识。
、热汗直流,他感到说不出的有意思。概括:有益心身。
,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概括: 快乐别人。
总概括: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小练习
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的哪一个部分?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自然段
既需劳动、又长见识。第()自然段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第()自然段
参考答案: 1. 1、2 2. 3、4 3. 5、6
当代新闻编辑 本科生课外阅读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