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文解读
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 新登字 001 号
二十四孝图文解读
编著者赵遵礼译注
出版发行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北大街 147 号邮编: 710003)
印刷
开本 880 ×1230 32 开本 1畅75 印张
mm mm
字数 37 千字
版次 2005 年 5 月第 1 版 2005 年 5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数 1—
书号
ISBN
定价元
小序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造和谐社会同样也离不开孝。
孝就是不忘自己的根本, 回报父母双亲的养育之恩。目
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孝的问题有所淡化。需要强调的
是, 务必恪守传统孝道, 对父母尊敬、爱护、赡养和送终, 尽
到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 孝有仁孝、愚孝、奸孝之
分, 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是纯真的仁孝, 避免愚孝的束
小
缚, 谴责和摒弃那些心术不正的奸孝。
“惟命是从”是愚孝的表现之一。作为子女要善于随着时序
代的发展, 正确辨别“父母之命”的是和非。屈从父母不当
的、陈腐的乃至错误的训教, 并不是孝顺, 甚至会适得其反,
为父母带来伤害或灾难。
对父母尽孝, 并不妨碍对国家、民族尽忠。二者非但不是
绝对对立的,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统一的。试想, 一个
连父母都不去孝敬的人, 怎能指望他为国家、民族尽忠呢! 所
以古语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说法。至于特殊情况下
的二者不可兼得即所谓的忠孝不能两全, 那也无可奈何, 人们
自然会弃小我而存大我,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没有了国,
何谈家?
枟二十四孝枠最初是元代福建人郭居敬(字义祖) 从不同
角度搜集整合(或据史传或采民间故事) 而成的二十四个行○
孝的故事(明人王圻枟续文献通考枠卷七十一枟节义考· 孝一
子枠云: 郭居敬, 尤溪人。性至孝, 事亲左右承顺, 得其欢
心。尝摭虞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 序而诗之, 名枟二十
四孝诗枠, 以训童蒙)。在民间广为流传。嗣后有多家配图
(以近人陈少梅先生所绘为最), 或命名为枟二十四孝图枠。抄
传中又有不少后人多次进行文字加工, 并且增添了不少文学色
彩。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实虚兼蓄、图文并具、文字简约而内含
丰富的启蒙读物, 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六百多年, 传而不衰,
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其中某些内容已经过时, 某些
二内容易造成误解, 有的内容本来就是错误的。为了批判地继承
十传统文化, 笔者在尽可能忠于传统读本原文(个别字句做了
四
孝改动) 的前提下, 做了必要的注释和通俗的翻译, 配以陈少
图
文梅先生的绘图, 并对某些内容做了扼要的点评, 借以正妄说、
解防谬传。初衷是作为传家之书, 后经友人建议, 献诸社会。不
读
当之处, 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时代不同了。今天, 读二十四孝, 要以历史的眼光, 坚持
批判继承的原则, 重在领会精神, 不可死搬硬套。
愿中华大地永远是一个仁孝之邦, 愿我们的下一代在正确
的孝道轨迹上前进!
作者
二〇〇五年元月十日于西安市文艺路寓
时年六十又七
○
二
目录
目
录
一、孝感动天/○一
二、戏彩娱亲/○三
三、鹿乳供亲/○五
四、负米养亲/○七
五、啮指心痛/○九
六、芦衣顺母/一一
七、亲尝汤药/一三
八、拾椹供母/一五
九、为母埋儿/一七
一○、卖身葬父/一九
一一、刻木事亲/二一
一二、涌泉跃鲤/二三○
一
一三、怀橘遗亲/二五
一四、扇枕温衾/二七
一五、行佣供母/二九
一六、闻雷泣墓/三一
一七、哭竹生笋/三三
一八、卧冰求鲤/三五
一九、扼虎救父/三七
二○、恣蚊饱血/三九
二
十二一、尝粪心忧/四一
四
孝二二、乳姑不怠/四三
图
文二三、涤亲溺器/四五
解
读二四、弃官寻母/四七
○
二
一
·
孝
感
动
天
一
·
孝
感
动
天
虞舜①, 瞽叟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②, 弟象③
傲。舜耕于历山④, 有象⑤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
感如此。帝尧闻之, 事以九男⑥, 妻以二女⑦。遂以天
下让焉⑧。有诗颂之, 诗曰:
队队春耕象, 纷纷耘草禽。
嗣⑨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心。
【注释】
○
①虞舜: 上古五帝之一, 史称虞舜, 姓姚, 名重华。冀州一
(今山西永济一带) 人。②父顽母嚚( n): 父亲和继
二十四孝图文解读 文学杂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