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事短评
01
放假≠减负――春秋假难改学生学业负担重之现状
【新闻回放】中国政府网于18日发布经国务院同意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纲要》中涉及学生的部分包括,“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本刊点评】众所周知,我国自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就致力于在教育教学中走出一条“减负、高效”之路,但同时,纳入教材的知识在不断增多,深度在不断增加,而考试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单纯以放假作为减负的方式实难真正放松学生的身心――大量的假期作业、培训依然压在学生身上。此外,在缺乏实验验证的情况下,将原本较为合理学习时间进行缩减,学校怎样才能避免放羊式教育,从而充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益呢?如此等等。所以,放春秋假还需妥善试行,以免陷入改而不活,改而不变的僵局。
02
教师培训,保量更应增质
【新闻回放】河南省启动实施“河南省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引导计划”,到2015年,全省所有高中专任教师每人将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学习。河南省教育厅设立专项资金,对各地组织高中教师参与全员培训的实际人数进行经费补助,并通过有关政策引导地方加大或配套高中教师全员培训资金,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把完成培训学时等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并通过项目第三方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调动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教育报2013年1月16日)
【本刊点评】“教师培训”一直作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促进教学信息交流、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手段更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很多教师培训也流于形式,作为职称评选的凭据之一,教师往往疲于应付。为此,要注重培训形式的更新,变培训内容由浅显、杂乱为精深、有条理,注重调动教师参培的兴趣,在培训过程中真正使教师学到于教学有用的东西,利于其自身专业成长,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培训真正保量增质,达成培训之初衷。
03
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需进行创新教学
【新闻回放】根据教育部网站7日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新华网2013年2月8日)
【本刊点评】书法习练集内修、审美、养性、怡情为一体,对学生而言,具有内修气质,外养习性的功效。而当今竞争激烈,学生往往性格浮躁,急于求成,且因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学生字迹更见潦草,故而推行书法教育正当其时。但在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的当下,书法教育怎样才能走出避免流于形式(或很快草草收场,或成为压在学生肩上的又一应试科目)呢?学校必须配备专业教师,调整课程设置,真正在书法教育中落实个性化教学,如此,使学生知晓书法习练之增益,从而自觉融入其中,书法教育之初衷方能稳步达成。
04
跨时空信息化教学,要兼顾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新闻回放】“请问崮山中学的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下这条辅助线应该怎样添加?”话音刚落,崮山中学初二(1)班的学生就纷纷举起小手,争着回答问题。近日,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的教
教育时事短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