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周恩来总理在《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一文中指
出“:为防备帝斗争中巩固国防,
加强经济力量要使帝国主义不敢发动战争,万一它发动战争,就
叫它遭到失败”在此,他不仅将巩固国防视为斗争中巩固国防”的思想,还明确提出制约
战争与赢得胜利为国防的双重功能,为使国防理论成为一个独立
的研究领域打开了思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
强调“国防不可不有”,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有效地开展国防斗争,
并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国防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国防思想,从对国
际形势判断、增强综合国力、开展外交斗争、加强军队建设等方
面,精辟地阐述了国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为确立和完善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防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国防问题
便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头等重要的基本问题几千年的文
明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国防巩固与否,维系着国家的安危、民族
的兴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屈指
可数的强国但是,到了近代,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导致国防
每况愈下,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发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页。
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强迫中等
条约,从中国割去大片领土,索取巨额赔款,攫得多种特权,还
从精神上奴化中国人民,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遭受了极大
的苦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百年“有国无
防”的历史,中国的国防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民族不仅拥有了
一支抗御外侮、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国防力量,而且通过有效
地运用这支力量在巩固政权、维护和平的国防斗争中取得了光辉
的业绩,使我国成为在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
进入年代,国际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终
结使世界进入了一个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虽
有可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但国际形势更加动荡不安,我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进行。为使我
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恰当地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与
促进国家发展的关系,研究现代化国防理论,特别是丰富和完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国防理论已不可或缓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把国防与军事、国防与战争混为一
谈,从而产生偏见,诸如“:国防只是军人的事”“,国防只有战争
临近才重要”等等。这样,不仅妨碍了国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
且直接影响了国防建设的全面开展和国防斗争的有效进行。年
代中期,我国曾在广阔的领域中探讨过“年中国”这一大课
题,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当
前,人们在总结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对国防
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然而,在当今世界各国大都高度
重视国防和国家安全问题研究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某些进展的
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重视国防理论研究,不仅将影响我国的国防
事业,甚至可能危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出于历史的
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选择了这一重大而艰巨的研究课题,并
自量力地推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目的主要在于引起各界的重
视和争鸣。本书编写时利用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难以一一注
明。在此,谨向有关作者和一切支持本书编写出版的单位和个人
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年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探讨现代国防理论的意义
国防,即国家防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而采取的防务措施的统称”。国防理论,是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
斗争规律的系统化认识。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有其它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
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鉴于国
防在国家生存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
防理论,理所当然地成为丰富、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重大课题。
一、历史的启迪
人们在论及国防问题时,大都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为我国古
代光辉璀璨的军事思想而自豪;二是以近百年有国无防的屈辱史
警励后世。今天我们研究现代国防理论,不仅应从前后两者的差
异中汲取教训,还可以从它们的联系中得到启迪。在中国古代有
关方面的宝贵遗产中,有“居安思危”、“以民为本
国防理论-国防科普教育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