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较量序幕
中国人民经过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取
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两种命
运、两种前途的决战。
面对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国共两党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针。
中、民主、独立的新中
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而国民党蒋介石则坚持内战、独裁、卖国,
要把中国引向黑暗。国民党蒋介石企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消灭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国民党蒋介石以
“受降”为名,迅速将大后方的大批兵力调往东北、华北、华东等
各战区的前沿,抢夺城市和交通要道,对解放区实行分割包围,伺
机发动内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人民的根本利
益和愿望出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作为争取和平建
国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
委的指示,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同时对各战略区的战略部署及时
作出调整,并初步完成了战争动员和必要的战备工作,准备以自
卫战争粉碎的实现。
德意日战败,英法大为削弱,苏联
崛起,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年月,经过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和各国人民的长期英勇
斗争,终于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此
时,国际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三国被打败了,德
国为苏、美、英、法四国所共管,德国的领土及首都柏林被划分
为四个占领区,由四国分区占领,四国组成的“盟国管制委员
会”,处理“涉及德国全部事务”,其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
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在东京虽设立了“盟国管制日本委员
会”,但它只是美国当局的“咨询”机构,决定权掌握在美国手中,
日本实际上被束缚在美国的占领体制下,已成为美国的属国;意
大利则为“盟国驻意管制委员会”所管制。德、意、日三个战败
国,不仅要为发动侵略战争承担一切责任,并要付出巨额的战争
赔款,而且政治上被管制。
英、法大大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作为战前的世界
老牌帝国的英国与法国,或丧失元气,或大为削弱,已从列强的
地位上跌落下来。英国不仅成为美国的债务国,而且在外交活动
中已无法独树一帜,也屈从于美国,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已
是千疮百孔,日薄西山。而法国在大战中一度沦陷,战后经济困
难,大国地位已名不副实。美国则从战争中崛起,在战后成为世
界头号强国和国际宪兵。其综合国力急剧增长,到年,美国
的钢产量已达万吨。其工业生产总额和年相比,提高
了近两倍,战争结束时,其工业生产总额约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
生产总额的,集中了全世界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三和工业能力
的三分之二。从年到年,美国垄断资本攫取的利润总
额达亿美元,个别大公司在年所赚利润竟超过战前的
倍。美国借给外国的信用贷款,到大战结束前已近亿美元。
在军事力量方面,美国已居世界前列,军费支出由年的亿
美元增加到年的亿美元以上。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至
年已增至多万人;海军舰艇吨位达万吨,远远超过
英国的万吨而跃居资本主义世界之首。它控制着日本和拉丁
美洲,军事势力渗透到亚太、南亚和欧洲一些地区。由于美国经
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已具唯我独尊的势头。总
统罗斯福曾称:雅尔塔会议之前那几年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已深刻
奠定了战后世界的格局,苏联和美国在不远的将来会统治全球。他
的继任者杜鲁门正是以“统治者”的姿态出现在战后世界舞台上
的,并声称:世界未来的和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是否表现
出真正有决心继续在国际间起领袖作用。美国的“领袖作用”实
际上就是以巩固其既得利益、进一步获取美国的最大利益为目标,
重新瓜分世界,使世界按美国的意志行事,建立符合美国最大利
益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执行新的奴役和扩张政策。这种形势
下,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走向解放、自主和发展的道路
上,将会遇到重重障碍。
苏联在战争中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批人民民主国家诞生。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
军事力量虽不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遭受了巨大创伤,但
经受住了战争的严峻考验,战争后期和战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
展。在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情况以年和战争结束时相比,
电力由亿千瓦/小时增加到约亿千瓦/小时;石油由
万吨增加到余万吨;煤炭由万吨增加到约亿吨;钢
产量由余万吨增加到余万吨;各类谷物由余万吨
增加到余万吨。在军事力量方
大较量-国防科普教育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