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夜话左宗棠
三次会试皆名落孙山的左宗棠,最终竟能叱咤朝野,命运的转折,就在他与林则徐秉烛夜谈的那一晚。
一、缘起佳联
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辞去云贵总督之职,乘官船回福建侯官老家休养。船至湖南,林则徐特命船工折道湘江,直奔湘阴岳麓山对岸的星沙渚抛泊。湘阴刘知县急忙带领县衙大小僚属前来拜见,以尽地主之谊。一番寒暄后,林则徐并不吩咐开宴席,而是希望刘知县派人请湘阴举子左宗棠前来晤谈。
刘知县听了挺纳闷儿――这左宗棠字季高,虽是个举人,却三赴京城会试名落孙山,此后他索性关在柳庄家中不再应试,半耕半读,常常以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自比,大门上张挂一副对联:出处动关天下计,草庐我亦过来人。而在他的书房上,也贴有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实在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罢了!真不知林大人看中了他的什么!但林大人的话又不能不遵,当下刘知县忙命县丞带几个县衙役去柳庄请左宗棠。
趁着林则徐站立船头欣赏湘江美景的间隙,刘知县悄声向一个林家老仆打听林大人是如何知晓左宗棠的。林家老仆想了想道:“我家老爷之所以知晓这个左宗棠,缘于一副对联……”
十多年前,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与顶头上司、两江总督陶澍志同道合,堪称莫逆之交。一次,林则徐到金陵面见陶澍,在陶澍的书房里看到一副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好大的口气!当下林则徐颇感好奇,陶澍顿时来了兴致,说撰联者乃是自己的湖南同乡、湘阴人左宗棠。“这副对联是左生当年应考落第,返程时绕道金陵拜访老朽。老朽留住署中数日,与之谈论之下,发现这左生虽只有二十来岁,却不是个只知读四书五经以求功名的书呆子,而是满怀救国救民之志,博览群书,堪称胸中有百万甲兵,实在是楚地第一等的人才,如有机会,左生的功业成就不在老朽之下!当下老朽便将自己的小儿子陶桄,许给左生做女婿。可惜,朝廷以八股取士,左生屡试不第,只恐埋没于乡野!”说到最后,陶澍叹息不已。林则徐不由对左宗棠有了深刻印象。故此番回乡,一进湖南境地,林则徐便不时凭船念叨“左宗棠、左宗棠何在啊”!
二、湘江夜话
听了林家老仆的话,刘知县颇不以为然,嘀咕了一句:“只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傍晚,湘阴县丞和衙役们拥着一个五短矮胖身材、腮下胡须蓬乱的中年汉子来到了官船下。不用说,此人便是左宗棠了。林家老仆急忙放下舢板,引左宗棠上官船。不料左宗棠身体肥胖,压得舢板乱摇晃,致使他立足不住,竟落入江边芦苇丛中,在船工们搭救下才上了官船。见左宗棠浑身湿透且空着两手,刘知县不无讥讽地道:“这就是你给林大人的见面礼?”
左宗棠却不以为意,拍拍肚皮道:“我给林公的见面礼在这里呢!”一抬头,只见一个白须老者从船舱中走了过来,便晓得老者是林则徐。林则徐见左宗棠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由暗自点头:当年陶公鉴人着实不差,只不知其才思如何?当下便捻须吟道:“芦中人出。”左宗棠一边施拜见之礼,一边应声对道:“江上公来。”林则徐不觉大笑。
当下林则徐命仆人拿出干爽衣物,让左宗棠换下后两人同入舱中,在酒宴前分宾主坐下,由刘知县打横作陪,一边饮酒一边谈论。
林则徐首先开言道:“不知左君平常在家做什么?”左宗棠道:“闭门种菜,开阁延宾。”林则徐来了兴致:
“看来左君善对啊。刚才老朽观赏对面洞庭湖风光景色,湖上的君山岛据说是当年柳毅为洞庭小龙女传书之处,
林则徐夜话左宗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