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教学设计.do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此教学设计所面对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也提高了,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战争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加之前两课已经介绍了邪恶轴心的形成及大战的爆发,使学生对于二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于本课有积极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渴望进一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样转折和如何胜利的以及其影响是什么?
教材内容分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世界现代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与伤痛,法西斯集团的野蛮扩展,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在联盟的通力合作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等战役后,战略的主动权转向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盟军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的困境中。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对德国战后的处理和战后世界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攻克柏林是法西斯集团中坚力量的瓦解,日本投降标着着二战的结束。这场战争浩劫使和平发展深入人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使学生掌握二战中的转折和胜利的重大战役(斯大林格列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
正确认识二战的性质、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启迪,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老师拓展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步骤,使其认识联盟建立的必然性。通过阅读课本,了解联盟建立前的战争形势,让学生讨论联盟建立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事实概况及影响的基础上,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解斯大林格列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等内容,并进行小组讲解问答比赛。
结合材料,结合现实分析二战的影响和启迪。
回忆二战的爆发、进一步扩大等状况,战场形势的转变,分析二战的性质。结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探讨二战胜利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分析其再二战中的地位,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必要性,认识只有加强正义力量加强合作,才能够战胜邪恶势力。
通过学习分析二战的性质、胜利的原因及影响启迪,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难点: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二战的影响及启迪。
教学媒体: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与过程
方法与手段
板书内容设计
【一】导入
复习
2教师拓展过渡
3、提问
复习二战的相关概况:师生共同回忆。
教师拓展过渡:法西斯的野蛮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伤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
3、教师提问导入新课
1、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的爆发;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逐渐形成:a、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b、丘吉尔的演讲“今天德国入侵俄国,就是他们入侵我们英国的前奏……”
C、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会晤
d、美英
《二战》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