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创建和谐校园之本.doc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创建和谐校园之本
摘要:众所周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创建和谐校园之本。
关键词:为人师表;师?允Ψ纾缓托承T?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29-01
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和谐校园是育人的最佳环境,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自豪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为名、不为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价值,把培养好下一代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
怎样才能创建和谐校园?笔者有如下几点不成熟思考。
一、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实质,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师?缘母?本要求,也是师?缘闹匾?特征和优良传统。它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传,也重身教。孔子说过:
“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教育史上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言行一致,处处事事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板样。教师不仅处处事事都应严于做到身正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二、热爱学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是建和谐校园的保证
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从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师?宰钪匾?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规律、强化修养是师德师风的精髓,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各个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创建和谐校园之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