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糖
酒
会
策
划
方
案
提案人:马少海
2016-3-19
剑南春公司糖酒会策划方案
方案策划目的:通过全台,向全国广大经销商、代理商、消费者展示企业对外形象,宣传公司最新主打产品“金剑南K6”,公司竭诚与有意合作的广大经销商、代理商一道共同创业、共同发展、共同盈利;公司全体上下员工用心为全天下消费者献上醇酿、优质、健康的上等白酒;用爱为消费者送去健康美好的生活!
方案策划遵循原则:空间、资源、人员最大最合理化利用,力争取得策划最优最显著效果!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著名大型白酒企业,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绵竹,地处川西平原,自古便是酿酒宝地。公司以酒类经营为主业,总资产90亿元,现有员工10000余人,其中从事酒类生产经营的约7000人。目前,剑南春的生产规模和贮存规模居全国白酒行业第二位。多年来,剑南春集团公司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的好势头,是中国白酒行业的前三强。
剑南春酒的产地绵竹,酿酒历史已有三、四千年。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绵竹金土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罍、提梁壶等精美酒器、东汉时期的酿酒画像砖(残石)等文物考证以及《华阳载都可证实:绵竹产酒不晚于战国时期。早在1200多年前剑南春酒就成为宫廷御酒而记载于《后唐书·德宗本纪》,中书舍人李肇所著的《唐国史补》中也将其列为当时的天下名酒。宋代,绵竹酿酒技艺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酿制出“鹅黄”、“蜜酒”,其中“蜜酒”被作为独特的酿酒法收于李保的《续北山酒经》,被宋伯仁《酒小史》列为名酒之中。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出现了朱、杨、白、赵等较大规模酿酒作坊,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至1949年,专门经营绵竹大曲的酒庄、酒行、酒店已达50余家,绵竹大曲被称为成都“酒坛一霸”。而且还销往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台湾《四川经济志》称:“四川大曲酒,首推绵竹。”
剑南春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活文物——“天益老号”酒坊,其规模之宏大、生产要素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并且是仍在使用的活文物原址,举世罕见,是中国近代工业考古的重大发现。
剑南春酒秉承传统工艺,并加以不断改进和和创新。2005年5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向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标志”,成为国内第一个允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的企业。2007年,剑南春耗时8年,结合大量人力财力潜心研发出鉴定年份酒的标准--挥发系数鉴别法,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008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为全国79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授牌。作为传承至今的盛唐宫廷御酒,今日剑南春被国家授予“中国名酒”称号,“剑南春”牌、“绵竹大曲”牌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剑南春品牌被中国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南春及其系列品牌30年典藏剑南春、剑南春15年年份酒、剑南春10年年份酒、东方红、剑南老窖、绵竹大曲等30多个品牌,上百个品种,多次获得国家级、部级、省级质量奖,产品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
2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团结、高质、开拓、创新、敬业、奉献
价值观:为国家作贡献为企业创效益,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经营理念:高质创新作先导,顾客需求为中心
历史沿革
唐
流誉华夏的名酒“剑南之烧春”,产生在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十分繁荣、文化空前昌盛的盛唐时代。唐代,绵竹属剑南道,唐宪宗后期,李唐王朝的中书舍人李肇,在撰写《唐国史补》的时候,就津津有味地把“剑南春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名酒之列。根据旧史记载,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皇帝李适曾经郑重其事地面谕朝臣,要他们把剑南烧春是否上贡的问题,当作一桩国家大事来讨论。剑南烧春在当时朝野引起的激动,应该视为古人四川(包括绵竹)酒文化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据黄葆真《事类统编》载曰:“为生春,《德宗本纪》剑南贡生春酒。”
宋
时至宋代,出现了蜜酒与鹅黄,形成了一个名酒系列。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绵竹道士杨世昌之间一段关于蜜酒的趣闻,在中载,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元丰五年,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到黄州看望苏轼,与苏轼同游赤壁,饮酒赋诗。杨世昌将蜜酒的酿造法送与苏轼,苏轼十分高兴,作了《蜜酒歌》回赠,并在诗前小序中写道:“西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方,作此歌以遗之。”苏轼在
“剑南春”2016糖酒会策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