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民办高校校企融合、高位嫁接
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潘峰、盛光英、刘美娜、梁海顺、王晓
成果完成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申请等级省级二等奖
申报时间 2013年11月
成果科类工学(纺织工程类081405)
代码 085120
学校网址/
民办高校校企融合、高位嫁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研究背景
民办高校办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建校时间短,教师队伍年轻,学历、学位结构偏低,职业稳定性差,学术传统与大学文化积淀少,这些与生俱来的先天性弱点,民办高校是无法回避的,也是阻碍民办高校办学发展的瓶颈。但是,烟台南山学院也有一项国内绝大多数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集团办学。南山集团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列,如何充分利用南山集团既有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如何借助公办高校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引入公办高校参与办学,从而办好烟台南山学院,是本项目重点。校企融合、高位嫁接、走特色兴校之路是烟台南山学院必然和最佳选择。为此,烟台南山学院选择纺织工程作为“校企融合、高位嫁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试点。
二、成果研究内容
(一)校企融合、高位嫁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从顶层设计着手,大胆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实现校企融合
烟台南山学院与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同属南山集团。为有利“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集团任命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总厂长担任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聘请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学科带头人为教学副院长。校企真正实现合二为一,无缝对接,彻底打通产学研通道,此为全国首创。
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毛精纺行业的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兼职硕士生导师,对企业需求熟悉、热爱教育事业,主管学院发展方向、社会联络与沟通、校企协调、科研协作。常务副院长长期担任二级学院副院长,对学校业务熟悉,处理日常事物得心应手,全面协助院长处理日常事物。
教学副院长长期从事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分管教学规划、教学管理、师资培训。
三人分工明确、各自发挥专长。
2、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打造毛精纺特色
针对我国毛纺织行业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结合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位居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西安工程大学为国内唯一开展毛纺织领域研究的高校的优势,将纺织工程专业培养定位:面向全国毛纺织工业领域,为毛纺织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此方面人才的培养填补了国家空白。
3、探索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行业需求,由烟台南山学院、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三方共同修改制定“纺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研讨,使专业培养方案突出毛精纺特色,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培养方案中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纺织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以培养具有大工科背景、掌握纺织工程系统理论和纺织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的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实施两年厚基础教育、两年纺织工程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4、校企联合教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一系列教学工作,学生毕业设计时进入“毛纺织研究院”,课题来源于企业。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每年接纳全部毕业生完成毕业实习任务,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5、理论教师到企业挂职代岗,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烟台南山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教师必须轮流到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挂职代岗,为期3-6个月,并由企业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6、校企资源共享,共同进行产品开发
校企高度融合,实验室运行采取校企统一管理,兼顾教学、生产、科研。通过预约的方式,由专人统一协调调度,满足教学需要,和企业生产需求。整合资源,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教师学生参与企业科研工作,承担企业产品开发任务。
校企结合针对毛纺织行业难题联合立项、共同攻关,获批多项省部级科研立项、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发挥校企紧密融合的独特优势,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为目标定位,加强校际合作,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推进教学改革,采用先进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培养基础扎实,技能过硬,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