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狼疮肾炎.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狼疮肾炎
概述
狼疮肾炎又称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ystemic lupus erythenlatosus
nephritis,slen)是指有肾病临床表现和肾功能异常,或仅在肾活检时发现有肾小球肾炎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公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大多累及数个系统或器官。儿童ln病变往往严重,难治病例较多。sle部分病人以肾外症状为主,肾损害轻;另一部病人则以肾损害为主要表现,肾外症状不明显,后者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7~1∶9。60%以上病人年龄为15~40岁,儿童发病高峰年龄在10~14岁之间,约1/3病儿为5~10岁,极少发生于婴幼儿。人群总发病率无确切资料,~48/10万之间,黑人与亚裔人群发病率较高,国内发病率约70/10万。肾脏病变在sle病人中很常见,约40%~70%sle患儿有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表现。肾活体组织检查一般病理检查发现肾病变者可达90%,进一步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肾病变者近100%,ln患儿约占在全部ln病人的4%~10%。
病因
sle病因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有一定遗传特征的个体,在多种触发因素(如感染、理化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免疫紊乱所致的自身免疫性
损伤,ln具有明显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特征。
,同卵双生子sle发病一致率达25%~70%,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2%~9%)。本病患者近亲发病率也高,国外报道12%sle患儿近亲中患有同类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也高于人群总发
病率。但大量的遗传病学研究分析,证实sle是多基因遗传,位于第6对染色体中的多个基因位点与发病有关,尤其是遗传性补体基因缺陷(c1r,c1s,c2及c4等早期补体成分缺陷)。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hla-b8、bwl5、dr2、dr3)、t细胞表面抗原
受体(tcr)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等经典免疫应答基因的多态性也与罹患sle有关。其中日本人、中国人hla-dr2位点频率增高,西欧血统白人hla-dr2和(或)dr3位点频率增高,我国南方汉人sle发病与drbl*0301及dqbl*0608有关,美国黑人与drb1*1503,dqal*0102和dqbj*0602有关。但其他人群研究未发现hla-ⅱ类基因与sle发病有如此相关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hla-ⅱ类基因位点多态性与sle患者产生自身抗体有关,尤其是不同hla-dq等位基因所共有的多态性序列可能导致某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含高水平dsdna抗体患者中,96%具有hla-a-dqbl*0201(与hl,a-dr3和dr7连锁),dqbl*0602(与dr2和drw6连锁)或dqbl*0302(与hla-dr4单体型连锁)等位基因。另一些人发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与hla-dqbl*0301(dqw7)、*0302(dqw8)、*0303(dqw9)、*0602(dqw6)等位基因密切相关。因此,推测sle患病基因位于mhc区域,与hi,a-ⅰ类、ⅱ类基因呈连锁不平衡性。
正常情况下补体成分在免疫复合物的

小儿狼疮肾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