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MicrosoftWord文档
拔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竹罐、陶罐、玻璃罐)为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俞穴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逐寒、泄热除毒等作用。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在普代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以牛角制成罐来拔脓治疗疮疡脓肿的记载。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罐具也从兽角、竹筒发展为金属罐、陶瓷罐、玻璃罐,乃至近年来研制成的抽气罐、挤压罐、电磁罐等。操作方法亦从单纯的留罐法发展为走罐、闪罐法,以及针罐、药罐、刺血罐、抽气罐、水罐等拔罐方法。
拔火罐
拔火罐时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俞穴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火罐法能激发和调整人体经气,刺激神经、血管、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湿驱寒、行气止痛的作用。
缓解症状
风湿痹痛
【穴位】肩关节痛取肩髃、肩内陵、肩髎、臑俞等穴;
肩背痛取大杼、风门、肩井、曲垣等穴;腰痛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穴;坐骨神经痛取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承山等穴。
【中医证型】使用于下焦湿热型、气滞血瘀型。
术后癃闭
【穴位】关元、气海、中极、水道
【中医证型】适用于脾肾虚弱型
(二)拔火罐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准备用物,检查罐具的完好性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及病人隐私
拔罐: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断绕1~2圈后,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相应的部位
留罐10~15分钟
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清洁局部皮肤,整理病人及床单位,消毒罐具
刺络拔罐
刺络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缓解症状
带状疱疹局部疼痛及后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神经性疼痛。
【穴位】疱疹侵犯部位
【中医证型】适用俞气滞血瘀型
刺络拔罐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准备罐具及1根三棱,检查罐具的完好性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及病人隐私
针刺拔罐部位常规消毒
取三棱针点拔罐部位皮肤
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清洁局部皮肤,整理病人及床单位,消毒罐具
平衡火罐法
平衡火罐疗法是主要运用闪罐、走罐、飞罐、旋罐、抖罐、振罐、针罐、药罐等手法,选择相应修复病变起平衡作用的背部,实施熨刮、牵拉、挤压、弹拔等良性刺激,利用火罐的温热效应,通过神经末梢、毛细血管、细胞、皮肤等综合传递渠道,连续不间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致使大脑高级指挥大脑中枢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机体相应修复到平衡状态。
缓解症状
慢性疲劳综合征、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失眠等症状。
【穴位】背部
拔罐法MicrosoftWord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