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生儿保暖制度.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生儿保暖制度
1. 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2. 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温度,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达到28℃以上,湿度为55%-65%,对患者常规测体温。
3. 包裹新生儿室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是散热加快。
4. 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温度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5. 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不得随意打开箱盖胡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均等在箱内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失散热。
气囊面罩给氧指引
1. 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高风险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物,肺不张,肺部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
2. 正确选择新生儿使用的气囊容量:240ml
3. 正确选择面罩型号。
4. 选择具有减压阀的气囊,使用前需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看减压阀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
5. 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力为30-40cmH20,以后为20 cmH20,用拇指、食指按压气囊,压力为
15-20 cmH20,再加一指按压,压力递增5 cmH20.
6. 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频率:40-60次/分,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气囊面罩使用流程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围产、新生儿突飞猛进的发展。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发育不良等在我国的发病由上升的趋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时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不规范用氧是重要的因素,胎龄、体重愈小,发病率愈高。随着我的提高,使原来不能成活的早产儿存活下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相应增加。
在发达国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时小儿致盲的主要眼疾,最早出现在纠正胎龄32周,阀值病变大约出现在纠正胎龄37周,早期筛选和干预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做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止工作,,尽量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特制定《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供临床应用。早产儿治疗用氧
一、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
小于50mm或SpO2<85%者,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Hg或SpO290%-95%。
二、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1. 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给氧
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10-20分钟后根据PaO2和SpO2调整,如需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40%)才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考虑采用辅助呼吸。
2.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早期应用科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压力
2-6cmH2O,流量3-5L/分,要应用装有空气、氧气混合器的CPAP装置,以便调整氧浓度,避免纯氧吸入。
3. 机械通气:

新生儿保暖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10-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