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心脏,银行则是其血液。经济越发达,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到当前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一个焦点。股市的变幻、国有银行的改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日常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下面我们就从历史演变中寻找规律,为当前金融业的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国外金融业发展的简要情况
银行体系的演化国外银行的产生,最初萌芽于长凳、金匠活动,后来为了降低借贷利率而出现了城市银行,之后随着贸易的发展逐渐集中到商业银行,但受到风险等因素影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逐步诞生了中央银行。银行经营的业务方式,随风险的加大,促使银行业经营由混业走向分业(1933年美国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现在随着业务界限的越来越难以区分,银行等业务经营又回到混业经营的方向上来(1998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交易所的发展德国在十四世纪的布鲁日因一个叫范德布尔斯家族开设一间旅馆,大量接收参加交易会的各地商人而慢慢演变成现在的交易所。1531年,荷兰安特卫普建立了第一座真正的交易所大厦,为有形和无形的产品提供交易(期权、期货的发展;海外贸易引发股份公司的产生,股票的出现,如东印度公司;投机狂潮:1634-1637年的郁金香热;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同期法国的约翰·劳事件);交易所走向规范。
保险业的发展情况随着长途贸易的发展,保险业也发展起来。刚开始在水险萌芽,然后发展火险等其他品种。
一、传统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中心。它涵括了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及国际金融诸多方面存在,等等。具体发展过程,基本集中在货币与信用上,下面就围绕上述方面展开论述。
1、货币的发展
一般而言,按照标准化的思路,我们可以把货币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具体而言,货币的发展是围绕“多样化-一般等价物-金银-纸币-电子货币”的顺序演化的。从中国货币的演化看,大致上是按照“物物交易和贝币时期——刀币时期——半两五铢时期[这之前大多以重量为单位演进的]——年号通宝时期[之后大多以年号和把重量为名称改组为宝为名称]——纸币时期——电子货币”进行的。
:原始社会的多样化如辛德勒的名单,没有货币时以香烟作为货币
,即物物交易、集中到一般等价物,如各种铸币、秦统一货币,形成影响很大的半两钱;明朝统一到白银,从而构成铜钱与白银并存的双本位制、到1935年统一到法币、建国后形成人民币,到现在甚至还出现了电子货币。每一个阶段,货币发展形式都跟当时经济、社会等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体到近代以来,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化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时期:
1)晚清的货币制度
晚清的货币制度,简单而言,是一种“银钱双本位制”,即“凡一切行使,大抵数少则用钱,数多则用银”。具体而说,名称上全国都是使用如下几种货币:银两、银元、铜钱、纸币,但在实际操作中则相当复杂,全国各地没有一个统一的货币标准。各地制造的货币单位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流通,越出制造地区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兑换,否则无法使用。同时,
能够制造货币的机构也没有统一,具体到中央、地方官府、外国在华金融机构、本国传统金融机构、后来出现的本国金融机构,甚至个人、商店等都能够制造各种货币单位。如此复杂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为此,晚清政府也曾想统一货币制造,在1910年制定《币制则例》,力图统一货币,出现了一个统一的银本位的制度框架,但因为清政府在1911年就被推翻,自然无法实行。
2)北洋政府的币制改革
清政府被推翻之后,新成立的北洋政府也力图统一货币。1914年,公布了在《币制则例》的基础上改订的《国币条例》。1915年月,北洋政府币值委员会拟定了《修正国币条例草案》,主要增加铸金币的内容。同时,北洋政府也力图统一纸币的发行,1915年10月,北京政府公布《取缔币条例》,该条例共9条,明确规定了除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其他银行不得发行纸币,已发行的纸票限期回收。在此过程中,受到北洋政府中央权利衰落等因素影响,这些措施根本无法实行。自然,中国货币紊乱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反而在各地军阀政府割据之下,呈现的更加混乱。
3)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
中国货币紊乱的情况,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有了很大改善。首先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到1933年实现了废两改元,即“(1933)兹定四月六日起,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其次,南京政府又在1935年统一了法币,实现了货币的一体化。币制改革吻合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

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tao0a
  • 文件大小175 KB
  • 时间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