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群众工作理论研究
论文题目: 关于共青团转型发展的探索
作者姓名: 罗卫星
引言
2012年4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在《关于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推动共青团转型的报告》中表示,“使团真正成为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竞争的‘探路者’和‘先行军’”,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报告上作出批示:思路正确,措施可行,积极稳妥,探索前行,争取走出一条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和带动青年工作的新路子。
【本文摘要】以广东省为例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从共青团组织形式存在的意义立足点,探讨当前社会背景下共青团发展所面临困境,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与共青团工作转型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探讨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推动共青团转型,实现“再组织化”覆盖。使得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发挥支撑作用,在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继续做好党的助手、政府的帮手。
关键字:共青团组织;社会化;转型;组织化
目录
引言 2
【本文摘要】 3
一、共青团存在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5
(一)共青团组织集结了我国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 5
(二)共青团组织拥有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力 5
(三)共青团组织具有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5
二、新时期共青团面临的发展困境 6
(一)“体制困境”,共青团代表青年参政的日常工作渠道偃旗息鼓 6
(二)利益格局下的“人才困境”和“价值困境” 7
(三)缺少行政赋权下的“动员困境” 7
三、转型发展的探索 8
(一)当前推动共青团组织转型的方法路径 8
8
8
9
9
(二)实现“再组织化”覆盖共青团转型的思路举措 9
1. 建设枢纽型组织探索 10
2. 建设“服务型共青团”探索 10
10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一、共青团存在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共青团组织自建立以来,历经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砺炼,一直以来,特殊的政治地位、充分的体制资源供给、严密的组织体系、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独特的组织文化,构成了这个青年政治组织的巨大优势,使之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一)共青团组织集结了我国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张华. 和谐社会视野下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2008-04-05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的青少年。当代青少年就整体教育水平、综合科技素养而言,已远远超过中华民族历史上任何一代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它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最宝贵的优质人力资源,同时也为未来中国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生力量。
(二)共青团组织拥有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力
共青团组织,从自己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身上最早的学到“看家本领”就是宣传、组织、动员青年。92年风雨共青路,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共青团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战争年代的动员和组织爱国青年,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建国初期培养大批的青年劳动能手,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等,为新中国建设提供基石;新世纪以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学生西部志愿活动”等行动的蓬勃发展,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
(三)共青团组织具有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共青团是带领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所学校不仅停留在一技之长的教导,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引导青少年,使得青少年成为
“四有新人”,为社会进步发展奉献出一己之力。共青团作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比较比较优势。许多优秀的团员青年,被推荐加入党组织;许多优秀共青团干部,被推荐进入各级领导管理岗位。共青团作为人力资源的“人才储备库”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共青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对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共青团面临的发展困境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职能,社会各界早有共识。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共青团组织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现行的组织架构存在着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体制困境”,共青团代表青年参政的日常工作渠道偃旗息鼓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使共青团发展面临“体制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动,“二元化”结构逐步取代了“一元化”结构。作为一个官方性的青年政治组织,共青团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
共青团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