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大厦桩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中南建筑设计院提供桩基设计图
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9年11月提供的《葛洲坝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详勘)
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等。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葛洲坝大厦
工程地点:武汉市硚口区硚口路
建设单位:湖北武汉葛洲坝实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武汉宏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概况:
葛洲坝大厦基础选型为Æ800钻孔灌注桩,总桩数294根。其中抗拔桩(ZH1)140根,包括3根抗压试桩;主楼抗压桩(ZH2)154根,包括3根抗压试桩,带后压浆施工工艺。设计标高±(暂定)。
本工程所有桩以(4-2)中风化细粉砂质泥岩层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
0m,。抗拔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4900kN,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9800kN,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Ta≥1600kN;抗压桩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a≥5900kN,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11800kN。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拔桩为C30,抗压桩为C40,试桩为C45。
主楼抗压桩采用桩端桩侧复式压浆。~,~,压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n,。压浆作业于成桩3~5d后开始,对桩端桩侧复式压浆应先桩端后桩侧,桩侧桩端压浆间隔时间不少于2h。
地质条件
具体情况详见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葛洲坝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本工程场地土层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为:(1)杂填土(2-1)粘土(2-2)粉质粘土夹粉土(3-1)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3-2)粉砂(3-2a)粉质粘土(3-3)细砂(3-3a)粉质粘土(3-4)含砾中粗砂(3-4a)粉质粘土(3-5)砾砂含卵石(4-1)强风化细粉砂质泥岩,(4-2)中风化细粉砂质泥岩。
施工场地概况及应对措施
场地十分狭窄:1、在前期排障工作中场地仅中间区域回填平整,但四周未经处理,遗留下大量砼,给挖护筒和泥浆沟带来困难;排障出来的砼块没有外运,占居部分桩位和施工可利用场地;2、约35根桩位于围墙外且围墙外分布管网,围墙不拆、管网不迁移的情况下,施工布局很难统一进行;3、主楼桩位分布密集,在工期紧及设备拥挤的情况下,施工顺序很难调整。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采用小挖机挖护筒。
场地上尽量不搭建临时设施,必要时将材料棚及办公活动房迁离,腾出施工场地。
做好施工平面布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早处理环境因素带来的施工影响。
3、施工现场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为圆满完成该工程施工达到设计目标,结合我公司质量方针:“机械施工,质量为重,信誉第一,用户满意”,本着“创新、创优、创信誉”的思想,我公司将该工程列为公司重点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按项目法施工模式组织内部的施工生产诸要素,对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其项目组织结构如下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成孔班
钢筋班
砼灌注班
机修班
文明施工班
后勤班
资料员
材料员
质检员
安全员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分配见表1。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分配表表1
姓名
职务
职称
主要职责
项目经理
工程师
代表企业全面履行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负责对内、对外工程联系和协调;
负责对项目部人员、资金的管理和调度。
负责材料的购置和调配;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协助项目经理,全面指挥、协调生产;
负责施工设备的调配和管理;
负责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后勤保卫工作。
技术负责人
助理工程师
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负责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负责组织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
负责组织编制重大技术方案和质量处理方案。
负责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资料员
助理工程师
负责对进货过程和最终质量的检验和试验落实“三检制”;
复核红线、轴线、桩位和标高;
制定和落实纠正预防措施,并对一般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施工员
助理工程师
及时、准确地测量轴线、标高
葛洲坝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