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回顾
1、什么是EDA技术?
2、EDA技术与传统的电子设计技术的差别?
3、EDA技术的发展趋势?
EDA技术与传统的电子设计技术的差别?
1、(EDA)自上而下 2、(传统)自下而上
(基于芯片) (基于电路板)
顶层规范描述,系统级行为设计与仿真
功能模块划分,模块级行为描述仿真
EDA综合,优化,工艺实现
由基本门组成各种逻辑单元
逻辑单元组成各个功能模块
各功能模块组成完成的系统
整个系统测试与功能分析
EDA的发展趋势
1、EDA技术的发展趋势
(1)广度上: 大型机------工作站------微机
(2)深度上:
ESDA: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
CE :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设计)
SOC :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
(单芯片集成)
2、EDA工具的发展趋势
(1)输入工具
以硬件描述语言(HDL)为主
(2)混合信号处理能力
数/模混合信号的处理
数字信号的描述:VHDL VeriogHDL
模拟信号的描述:AHDL
微波信号的描述:MHDL
(3)仿真工具
仿真分为:
功能仿真(前仿真、系统级仿真、行为仿真)
作用:验证系统的功能。
时序仿真(后仿真、电路级仿真)
作用:验证系统的时序特性、系统性能
仿真是系统验证的主要手段,是整个电子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环节。
时序仿真与功能仿真
时序仿真
功能仿真
是接近真实器件运行特性的仿真,
仿真文件中己包含了器件硬件特性参数,
因而,仿真精度高。
是直接对VHDL、原理图描述或其他描
述形式的逻辑功能进行测试模拟,以了解
其实现的功能是否满足原设计的要求的过
程,仿真过程不涉及任何具体器件的硬件
特性。
(4)综合工具
综合:由高层次描述自动转化为低层次描述的过程。
是EDA技术的核心。
高层次描述:对系统功能的描述。
低层次描述:具体的物理实现方式描述。
由于现在的电路非常复杂,这个转化过程由人来完成,几乎不可实现。
本节所要学习内容
一、可编程逻辑器件
二、EDA的设计流程
三、常用的EDA工具
四、硬件描述语言
一、可编程逻辑器件
1、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用户构造逻辑功能(灵活性)
传统的是不可修改的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使
传统的数字系统现代数字系统
由固定功能标准仅由三种标准积木
的集成电路74/54 块,微处理器,存
系列,4000系列储器和PLD构成。
4500系列,设计 CPU+RAM+PLD
无灵活性,芯片 PLD是设计核心。
种类多,数目大
EDA技术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