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功-功率》教学设计.pdf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功-功率》教学设计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功-功率》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功功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功功率》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这是一
节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课,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功和功率。功是在学
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描述力的另一种效果的物理量,本节综合地应
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介绍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
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前面所学
的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起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因此这一节是本章
的重和关点键,并且功和功率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
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多十四五岁左右,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
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借助演示实验和实例分
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物理学中功与能
量紧密结合,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态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
没有学习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
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
“功”的概念。
【教学目标】:
:
(1)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
有关计算。
: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
本质的方法。
、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科学探究能
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善于观察和探索的习惯;树立爱国情感和民
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功的含义及计算,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作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功的概念非常抽象,判断一个力有没有做功作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发教挥师的主导作用,使用身边常见的实物引
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采取多媒体等教学
手段,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
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中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
不丢弃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具体设计如下:

通过多媒体展示搬石头和推石头,启发学生思考
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都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物体都没有移动。
多媒体展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力的情景
师:小车在力的作用的情景
生:小车在里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在
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多媒体展示叉车提升货物
师:叉车在力的作用下的情况
生:叉车上的货物在力的作用下提升起来,货物受到力的作用,
在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了距离。

第一部分做功
通过上述例子,结合教材P82图11-3-2两种拉箱子的情况,总
结功的概念,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1)功的概念
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
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力才做功)
多媒体展示三个场景
①当你抱着一摞书不动时,你对书做功了吗?为什么?
②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
吗?
③提箱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提箱子的力做功吗
S
S
师:描述三个场景中的情况是否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生:①书受到力的作用,但是没有距离
②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是由于惯性,人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③箱子在水平路面移动了距离,提箱子的力是竖直向上的
(3)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①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②有距离,但是在距离方向上没有力。
③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垂直。
训练巩固(学案)
分析下列情况中,人有没有对所带的皮箱做功:
(1)人用力提放在地上的皮箱,但没有提起
(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
(3)人用力提着皮箱在原地不动
(4)人把箱子放在电梯上,一起随电梯上升
(5)人提着箱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50m
(6)人提着箱子上楼
第二部分功的计算
由功的概念入手,知道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的乘积,得出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即:W=Fs
W:功F:力S: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J。
功的计算是基础计算,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单位不统一
要进行换算,公示变形也是常用的方法,要灵活运用,能够灵活应用
到学习中。

为更好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哪些漏洞,设计了学案,其中
两个计算题要求学生进行板演,旨在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计算中
存在的问题。
,使该箱子在水平
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
,他做了多少功?
,一匹马拉着它
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
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g=10N/kg)

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只是回顾,PPT展示

《功-功率》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279 KB
  • 时间2023-03-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