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磁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磁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磁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磁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可读写光盘装置等中的磁头装置,特别涉及通过在适当位置处将磁头主体固定在制动销上的方式,使在前述磁头主体的整个区域中可以获得良好的转动刚性和节距刚性的磁头装置。
图8为表示配置在可读写光盘装置中的现有的磁头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这种磁头装置由磁头主体30、固定支撑在这一磁头主体30用的制动销33和支撑前述制动销33用的支撑部件40构成。
正如图8所示,前述磁头主体30由滑动体31和芯体组装体32构成,而且前述磁头主体31在图中所示的左侧为前导侧a,在图中所示的右侧为后沿侧b。在前述滑动体31上的后沿侧b的端部保持着前述芯体组装体32。而且,滑动体31的下面为朝向记录载体的相对面,上面为由支撑部件40支撑着的支撑侧。
前述芯体组装体32由磁性材料制造的芯体和线圈构成,且前述芯体组装体32的下侧面与前述滑动体31的下侧面为同一个面。
制动销33由薄形板簧构成。正如图8所示,在制动销33的固定部34处形成有位置确定孔35。在前述制动销33处形成有切口部36,由这一切口部36离开的部分构成为磁头支撑部
(舌片)37。如图所示,在这种磁头支撑部37的下面用诸如粘接剂等固定着前述磁头主体30。
支撑部件40由承载臂41和适配器43构成。
承载臂41由板簧材料构成。在如图8所示承载臂41的两侧形成有折曲部41a、41a,这些部分具有比较高的刚性。在前述承载臂41处形成有由前述折曲部41a、41a的终端朝向承载臂41的后端部方向的、具有弹性力的板簧功能部(图中未示出)。而且在前述承载臂41处还形成有一对位置确定孔42、42。
适配器43形成为凹入形状,并且在直立片44、45处形成有位置确定孔44a、45a。这种位置确定孔44a、45a与形成在承载臂41上的位置确定孔42、42的位置相吻合,从而可以将前述适配器43固定支撑在承载臂41上。
在前述适配器43的底面处还具有台阶形构造,在构成为台阶比较高的底面处形成有向图中所示的向下方向突出的球面状枢轴(抵接部)46。在构成为台阶比较低的底面处形成有位置确定孔48。使这一位置确定孔48与形成在制动销33上的位置确定孔35的位置相吻合,便可以将前述制动销33固定支撑在适配器43上。而且在这时,设置在适配器43处的前述枢轴46的顶点将通过制动销33与磁头主体30的上侧面相接触,从而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着前述磁头主体30。
在这种磁头装置中,承载臂41沿记录载体的半径方向延伸。当记录载体停止转动时,由于承载臂41产生的挤压力,磁头主体30的下侧面将与记录载体的上侧面相压接。当前述记录载体沿图中所示的X方向开始滑动时,如果向磁头主体30和记录载体之间导入空气流,便可以使后沿侧b的端部呈比前导侧a的端部更低的状态,而使磁头主体30浮起在记录载体之上。
当磁头主体30浮起在记录载体之上时,前述磁头主体30将以设置在适配器43处的枢轴46的顶点作为支点,可沿节距方向和转动方向摇动。节距方向为图8所示的、使记录载体的滑动方向(沿X轴的方向)向上下转动的方向(沿Y轴转动的方向),转动方向为使相对于记录载体的滑动方向为正交的方向向上下转动的方向(沿X轴转动的方向)。
然而为了使前述磁头主体30的浮起状态稳定化,特别是为了使磁头主体30容易沿转动方向摇动,需要使制动销33的转动刚性低一些。
如果沿转动方向的刚性比较高,则当诸如磁头主体30在记录载体上浮起时,将会产生使前述磁头主体30倾斜浮起,或是不能正确地跟踪记录载体沿半径方向的凹凸变化等问题。这还将进一步对芯体组装体32与记录载体之间的间隔设定产生影响。
制动销33沿节距方向的刚性最好是略微低一些。但是当沿节距方向的刚性过低时,由于诸如记录载体表面的偏摆,前述磁头主体
30在节距方向将产生比较大的振动,从而会产生容易与记录载体相冲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浮起比较低的磁头装置,由于磁头主体30在节距方向上的摇动,还往往会损伤记录载体和磁头主体30。
对于这种转动刚性和节距刚性,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获得相应于磁头主体30的各个位置处的测定值(对于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结果将在下面做详细的说明)。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磁头主体30在后沿侧b的端部附近应几乎不沿转动方向摇动,而沿节距方向却有比较大的摇动,即在制动销33上的作为支撑磁头主体30的磁头支撑部(舌片)37,在后沿侧b的端部附近的转动刚性非常高,而节距刚性又非常低。
因此,现有的磁头装置难以在磁头主体30的整个区域中获得良好的转动刚性和节距刚性。
本发明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磁头主体固定在制动销下面的适当位置处,以便在磁头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获得良好的转动刚性和节距刚性的磁头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支撑部件、支撑在这一支撑部件上的制动销和固定在这一制动销上的磁头主体,而且前述磁头主体可以以设置在前述支撑部件之间的抵接部的顶点为支点自由摇动的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制动销由固定支撑在前述支撑部件上的固定部,由前述固定部向制动销的自由端侧延伸的一对腕部,以及在前述一对腕部的自由端侧具有变形支点的、沿着前述固定部方向延伸的磁头支撑部构成,固定支撑在前述磁头支撑部处的前述磁头主体的前述自由端侧的端部位于比前述变形支点更靠近前述固定部侧的位置处。
特别是前述磁头主体的自由端侧的端部最好位于比作为前述抵接部和前述变形支点之间的中间点更靠近固定部侧的位置处。
本发明使用如图4A和图6A所示的两种类型的磁头装置(在图中仅示出了制动销和磁头主体),可以在自磁头主体上的前导侧端部至后沿侧端部的若干个位置处对沿转动方向和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进行测定。
首先对如图4A所示的磁头装置进行实验测定。
正如图4A所示,制动销19在图中所示的左侧形成有固定部20,由这一固定部20至制动销的自由端侧(沿着图中X所示的方向)延伸设置有一对腕部21、21。并且具有由这一对腕部21、21向前述固定部20方向延伸出的、具有变形支点A的磁头支撑部22。
前述制动销19通过诸如承载臂41和适配器43等支撑部件(参见图8)固定支撑在固定部20上。标记在磁头支撑部22上面的点B表示着与形成在前述支撑部件上的枢轴(抵接部)的顶点相接触的位置。
磁头主体23由前导侧a的端部至后沿侧b的端部的长度为6mm,深度长度为5mm,前述磁头主体23在其后沿侧b的端部位于与制动销19上的变形支点A相距大约1mm的自由端侧的状态下,被固定在前述制动销19的磁头支撑部22之下。
图4B为表示由内侧(磁头主体的记录载体的相对面侧)观察如图4A所示的制动销19和固定支撑在前述制动销19上的磁头主体23时获得的仰视图。
在实验中先设定由磁头主体23上的前导侧a的端部至后沿侧b的端部的中心线M,、Q、R、。在施加有负载的状态下,朝磁头主体23上的记录载体的相对面照射缩小成细微状态的激光,由这种反射光测定磁头主体是否沿转动方向和节距方向产生倾斜。这种测定结果已示出在图5所示的曲线图中。
图5中的纵轴表示的是角度变化(分),横轴示出了以磁头主体23上的前导侧a的端部作为基准时的前述四个位置P、Q、R、S的位置,以及制动销19的枢轴抵接位置B、制动销19的变形支点A和磁头主体23的后沿侧b的端部的位置。
正如图所示,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由前导侧a的端部至后沿侧b的端部大致呈线性下降。即制动销19的转动刚性越靠近自由端侧(沿着图4A中X所示的方向)越高。
而且,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与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相类似,也是大体呈线性变化,而且磁头主体
23上的后沿侧b的端部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比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大许多。
正如图5所示,表示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的直线与表示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的直线的交叉点C,位于制动销19上的枢轴抵接位置B和变形支点A之间的大体中间的位置处。而且由这一交叉点C至后沿侧b的端部,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通常比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小。
即和作为枢轴抵接位置B与变形支点A之间的中间点C相比,自由端侧处的制动销19的转动刚性通常比前述制动销19的节距刚性高。
在此,制动销的转动刚性越靠近自由端侧越高的原因可通过下述的方式加以预测。
前述磁头支撑部22在制动销19的自由端侧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撑在腕部21、21上,所以呈舌片形状的磁头支撑部22将以前述腕部21、21间的连接点为变形支点A,磁头支撑部22以图中所示的左侧方向为自由端。因此前述磁头支撑部22在越靠近前述变形支点A处其扭转刚性越高。而且磁头主体23被固定在呈舌片形状的前述磁头支撑部22上,故磁头支撑部22的扭转刚性保持不变,并与磁头主体沿转动方向的转动变化相对应。
在后沿侧b的端部,由于通过磁头支撑部22的扭转刚性,使力矩沿转动方向作用非常困难,相反,通过呈舌片形状的磁头支撑部
22的弯曲刚性使力矩沿节距方向作用,却变得很容易,所以前述后沿侧b的端部处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非常大。
正如图5所示,沿节距方向的变形量在枢轴抵接位置B部分处的角度变化大体为0,并且以这一0点为分界面沿X方向呈对称分布。沿节距方向的转动动作虽然是通过呈舌片形状的磁头支撑部22的弯曲变形进行的,但沿这一弯曲方向的刚性在X方向上将大体保持均匀。因此如图5所示,以枢轴抵接位置B附近为分界面,左右侧的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很容易形成对称。
下面,用如图6A所示的磁头装置进行实验测定。
正如图6A所示,制动销24由自固定部25呈コ字形延伸的腕部26、26在两侧端部支撑在磁头支撑部27上。而且这种制动销24使磁头支撑部27上的变形支点A、A和枢轴抵接位置B设置在同一条直线N上。
,,而且前述磁头主体28粘接固定在前述磁头支撑部27之下。
图6B为表示由记录载体的相对面侧观察如图6A所示的制动销24和固定支撑在前述制动销24上的磁头主体28时获得的仰视图。
在实验中先设定由磁头主体28上的前导侧a的端部至后沿侧b的端部的中心线M,、U、。这时朝磁头主体28上的记录载体的相对面照射缩小成细微状态的激光,由这种反射光测定磁头主体沿转动方向和节距方向是否产生倾斜。这种测定结果已示出在图7所示的曲线图中。
正如图7所示,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和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均大体呈线性变化。
磁头主体28上的后沿侧b的端部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基本上为0,而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则非常大,因此可知前述磁头主体28上的后沿侧b的端部只沿节距方向运动,而几乎不沿转动方向运动。
由于变形支点A、A和枢轴抵接位置B被设置在同一条直线N上,所以对于在由这一直线N至前导侧a的端部和后沿侧b的端部为相同距离的各个位置处施加有同样负载的场合,似乎可以认为前述前导侧a的端部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与前述后沿侧b的端部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为相同的值。然而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前述的前导侧a的端部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大约为80(分),而后沿侧b的端部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大约为0(分),即它们为非常不同的值。
这可以认为腕部26沿固定部25的方向延伸,并且由侧向方向与磁头支撑部27相连接。如果举例来说,当在位置V施加有负载时,腕部
26上的部分C将产生弯曲变形,同时部分D将产生扭转变形。
即正如图6B所示,磁头主体28上的前导侧a的端部在制动销24侧仅仅与腕部26的基端离开Ta的距离,而后沿侧b的端部则由前述腕部26的基端离开远大于前述Ta的距离Tb。因此当在后沿侧b的端部处施加负载时,由于前述距离Tb比较长而使力矩比较大,故腕部26将产生比较大的变形,并且在部分C处产生挠曲,同时在部分D处产生扭曲,在后沿侧b的端部处施加负载时沿节距方向的变形将非常大,而几乎不产生沿X轴转动的转动变形。与此相反,当在前导侧a的端部处施加负载时,由于前述距离Ta比较短而使力矩也比较小。因此即使施加有与施加在后沿侧b的端部相同的负载,前导侧a的端部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也相当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一负载在转动方向上很容易发生角度变化。
正如上述的图6A、图6B所示,对于离开固定部25的一侧,在相同的负载作用下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比较大,而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比较小,并且具有基本上与图5所示相同的变化倾向。
本发明为了使磁头主体的浮起状态稳定化,而根据如上所详细描述过的实验结果,将磁头主体与制动销间的固定位置设定在适当的位置处。
使磁头主体的浮起状态稳定化,特别是在磁头主体的整个区域中使其沿转动方向的角度变化可以更大,同时使沿节距方向的角度变化保持为所需要的大小,对于这种装置是必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在磁头主体的整个区域中可降低制动销的转动刚性,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节距刚性。
磁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