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长度测量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分娩时间临床分析.doc宫颈长度测量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分娩时间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宫颈长度测量预测与先兆早产孕妇分娩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莲花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曾有早产产史的孕妇13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正常产妇13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进行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观察并分析宫颈长度与产妇早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差异显著(P<);宫颈长度越短,早产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增高。,早产几率越大。
关键词:宫颈长度测量;先兆早产;分娩时间
临床上将28 w≤妊娠周期≤37 w、胎膜完整、子宫收缩持续时间≤30 s且有规律性、子宫收缩时间间隙≥10 min的产妇,确诊为先兆早产孕妇。先兆早产主要临床症状有少量阴道流血(出血量应少于月经量)、腰酸、下腹部疼痛等。有研究表明,国内分娩总数中有5%-15%的新生儿为早产,且年龄<1岁婴儿死亡总数中早产儿占2/3。因此准确的对早产情况进行预测,不仅利于医生的判断及处理,而且对母婴结局影响较好。诸多研究证实,针对出现先兆早产孕妇,对其进行宫颈长度测量,对预测其分娩时间具有极大意义l引。本研究旨在探析宫颈长度测量对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分娩时间的相关性。如下总结。
-2015年6月收治的先兆早产产妇136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单胎;孕周28-27 w;来院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宫缩,伴有少量阴道流血现象;宫颈口未见扩张现象。排除标准:前置胎盘、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及妊高征患者。选取同期在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正常产妇1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岁;孕次1~4次,产次1-3次。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岁;孕次1-4次,产次2-3次。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有可比性。
,孕妇采取膀胱截石位,仰卧,在测量前,产妇应将尿排空,探头(选用凸阵探头, MHz≤探头频率≤ MHz)涂抹耦合剂并置于阴道穹隆,缓慢触及子宫颈并慢慢转动,避免压迫子宫,在子宫颈矢状切面位置,可清晰观测宫颈外口、宫颈内、漏斗形成及羊膜囊等子宫内部形态,测量宫颈长度三次并取其最小量值作为宫颈长度,宫颈长度>3 cm为阴性,≤3 cm为阳性。观察并分析宫颈长度与产妇早产的关系。
,1 w随访1次,随访方式以电话及病例随访为主,内容包括:产妇的妊娠结局、分娩时间。对两组产妇在产检时的宫颈长度及孕周进行准确记录,观察不同的宫颈长度对于早产预测的价值,包括: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并对观察组产妇不同宫颈长度的分娩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宫颈长度与分娩时间的相关性。
,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
%(47/136),对照组产妇均足月生产,无早产情况(x2=,
宫颈长度测量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分娩时间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