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生化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化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生化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生化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实验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培养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化实验常常需要培养各种微生物,利用培养过的微生物本身或者微生物代谢产物,来作为实验材料。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除了受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培养的方式和条件也各有不同。按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情况,可将它们分为以下五个类型需氧微生物、兼性需氧微生物、微量需氧微生物、耐氧微生物及厌氧微生物,从而在培养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不尽相同。随着微需氧、厌氧及绝对厌氧培养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培养过程中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吸收变换培养皿内的气体或用特定组分的气体反复对培养皿内气体进行置换,需要控制调节温度和湿度。现有技术中的培养皿皿盖与皿底之间接触缝隙较大,密封性能差,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易进入培养皿内,造成污染,同时不能调节松紧度,严重影响通气性。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培养皿大多使用透明材料作为皿盖和皿底,只能观察到培养皿内大致的状况,不易观察一些形态较小同时结构相对复杂的微生物,对于微生物细节观察不够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通气性佳、易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培养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培养皿,包括皿盖和皿底,皿盖的两侧设有锥面,皿盖上设置有3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皿盖内壁上均勻分布3个柱状凸起,所述皿底的上边缘均勻设置有3个凹槽,凹槽由一个向上的垂直面和一个向下倾斜的斜面构成,皿底的下方设置有2个筒状容器,筒状容器的开口低于皿底开口。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在皿盖上设置了柱状凸起,皿底上边缘设置了凹槽,当顺时针旋转皿盖时,凸起沿凹槽的斜面落入凹槽的底部,皿盖和皿底相配合,之间的间隙缩小到最小,达到提高密封性能的效果;当逆时针旋转皿盖时,凸起沿凹槽的斜面上升,随着凸起在斜面位置的不同,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实现通气,当需要厌氧培养时,可将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片放置于皿底的筒状容器内,在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缓慢释放,取代氧气,形成厌氧环境,增强通气性。由于在皿盖上设置了3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在观察微生物时,可根据微生物实际大小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放大倍数,易于清楚的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为皿盖的俯视图图
3为皿底的俯视图其中,1-皿盖,2-皿底,3-锥面,4-凸透镜,5-柱状凸起,6-凹槽,7_筒状容器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培养皿,包括皿盖和皿底,皿盖的两侧设有锥面,皿盖上设置有3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皿盖内壁上均勻分布3个柱状凸起,所述皿底的上边缘均勻设置有3个凹槽,凹槽由一个向上的垂直面和一个向下倾斜的斜面构成,皿底的下方设置有2个筒状容器,筒状容器的开口低于皿底开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皿盖和皿底的制作材料可为普通玻璃、石英或者无色透明塑料。
,包括皿盖(1)和皿底O),其特征在于所述皿盖(1)的两侧设有锥面(3),所述皿盖(1)上设置有3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0),所述皿盖(1)内壁上均勻分布3个柱状凸起(5);所述皿底O)的上边缘均勻设置有3个凹槽(6),所述凹槽(6)由一个向上的垂直面和一个向下倾斜的斜面构成,所述皿底O)的下方设置有2个筒状容器(7),所述筒状容器(7)的开口低于皿底O)开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皿盖(1)和皿底O)的制作材料为普通玻璃、石英或者无色透明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培养皿,包括皿盖和皿底,皿盖的两侧设有锥面,皿盖上设置有3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皿盖内壁上均匀分布3个柱状凸起,所述皿底的上边缘均匀设置有3个凹槽,凹槽由一个向上的垂直面和一个向下倾斜的斜面构成,皿底的下方设置有
2个筒状容器,筒状容器的开口低于皿底开口。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培养皿密封性强、通气性佳、易于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
生化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