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PPT2.ppt春秋战国青铜器
12级国画班:徐志宇
继西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个高潮期。可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3个阶段。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湖北大冶县铜绿山的矿井遗址体现了东周时代青铜冶铸业的巨大规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地域风格的形成。
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
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
兽面纹龙流盉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盉为调酒器。此盉呈钝三角形,长流作龙形,以张开的龙口为流口;盖顶是一个盘旋而出的龙头,与流口的龙头层叠趋前,呈双龙继起的姿态。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人模仿西周盉并加以创造的杰作。
吴王夫差鉴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鉴是盛水器。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两侧有虎头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虎攀缘器口,作探水状。通体饰繁密的交龙纹三周。器内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记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为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
越王勾践剑
,,,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为艺术品中国推荐艺术品,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何尊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出土。,,。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宅兹中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为春秋早期秦国国君的礼器。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间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器、盖对铭5字,记为秦公用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秦公簋
春秋早期(公元前
青铜器PPT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