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事商事活动的人们之间难免会发生纠纷,而商事仲裁以其自愿性、准
强制性、效率比等优势而在全球范围内被人们越来越普遍地选作商事争议的
解决手段。
为发挥和保证商事仲裁的上述优势,推动商品经济的顺畅发展,一些国
家在其商品经济制度初建之时即重视仲裁立法和扶植常设仲裁机构的建立并
促进其发展。现在,几乎所有实施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仲裁
法并拥有世界性或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常设仲裁机构。其中一些发达的市场经
济国家还注意顺应时势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仲裁法,其常设仲裁机构也同步地
推陈出新其仲裁规则,从而不仅推动这些国家国内商事纠纷的普遍高效且合
法合理的解决,也使这些国家保住了或争取到了世界商事仲裁中心的地位。
这些国家的仲裁法和仲裁规则国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令人效法的影响性,为
区域性乃至全球性仲裁惯例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这些国家仲裁
法和仲裁规则中的很多规定本身就代表了商事仲裁的国际惯例,因此,以《商
事仲裁国际惯例》命名的本书理应介绍这些国家的仲裁法和仲裁规则。
另一方面,进入世纪以后,各国之间的商事交往日见密切化,国际化
的商事纠纷也随处可见,为推动这类纠纷的顺利解决,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
益,商事仲裁制度的区域性或全球统一性运动也就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
这场运动已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有很多国家参加或接受的仲裁公约或仲
裁规则已为数不少。这些公约或仲裁规则之所以具有全球性或较大的区域
性,是因为它们都是对国际社会中受到广泛承认的仲裁惯例的总结。因此,
本书的论据也离不开这些仲裁的国际公约和国际规则。
还有一个值得正视的问题是,仲裁法、仲裁公约和仲裁规则与它们所体
现的国际惯例皆是静止的死规定,它们的具体运用才直接与商事仲裁当事人
的利益有关并对其他从事商事实务的人们有借鉴作用,因此,本书对一些重
要的仲裁原则、规则或惯例都辅之以案例加以说明。
最后,应予承认的是,尽管我国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在世界上具有良好
的声誉,并已实际成为世界上国际商事仲裁主要中心之一,但我国目前尚无
独立的统一的仲裁法,国内的商事仲裁制度与国际惯例大相径庭,国内从事
商事活动的人们关于国内商事仲裁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意识并不很强烈,
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学者对商事仲裁国际惯例深入研究的兴趣。因此,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现成的参考资料较少,加之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等原因,
内中的错误、漏洞肯定不少,敬请读者指正。
张圣翠屠天峰
《国际经济惯例丛书》序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年月日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以邓小平同志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
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
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 年、年我国经济改革的力度大大加
强,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改革措施陆续出台,而且这一系列改革均有一个共同
的趋势:在保证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正逐步向国际经济惯例
靠近,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比如,已经出台的,以核算损益为核心的全面
会计制度改革;以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为核心的外汇制度改革;以
分税制为核心的全面税制改革;以建立公司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等
等,及很快将出台的,以社会、企业、个人各负其责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的改革;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核心的证券法规,等等,无一不是如此。国
际经济惯例对于中国人来说,已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仅
就这一点讲,我们出版这套大型的《国际经济惯例丛书》就有着深远的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正日益国际比。年月日,经过年零个月的
艰苦谈判,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正式结束。一百多个缔约方一致同意,
在近年内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占世界人口
的四分之一,如果到世纪,中均水
平,那么,这个量将占世界经贸总量的四分之一。可见,中国经济尽快进入
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国尽快“复关”和成为既将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
创始国之一,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都是举足轻重的。
很明显,要完成中共中央所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
制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
外向型经济。中国的一切
商事仲裁国际惯例-青少年教育科普书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