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
纪望书主讲
纪望书主讲
清初大诗人王士祯题诗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纪望书主讲
纪昀评《聊斋志异》
纪昀(1724~1805) ,字晓岚。
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具学术价值。
《阅微草堂笔记》
纪望书主讲
纪昀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虞初以下、天宝以上古书多佚矣;其可见完帙者,刘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记》,传记类也。《太平广记》事以类聚,故可并收;今一书而兼二体,所未解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 今燕昵之词,媟xiè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见盛时彦(《姑妄听之》跋)
聊斋志异
作者
纪望书主讲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科名都不显,他父亲已被迫弃儒经商,到他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中科名,并在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但此后却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四岁时始补廪膳生,七十一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四年后便与世长辞。
纪望书主讲
《聊斋志异》的创作一般认为始于康熙初年,康熙十八年(四十岁)已初具规模,结集成书,并写有《自志》,以后仍不断修改和增补所作,及其暮年,始最后成书。他的一生遭际,均蕴含于《聊斋志异》中。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就取材来说,其中有采自当时社会传闻或直录友人笔记者,篇首或篇末往往注明某人言、某人记;也有就前人的记述加以改制、点染的,如《续黄梁》本于《枕中记》,《莲花公主》本于《南柯太守传》等,还有并没有口头传说或文字记述的依据,而是完全或基本上由作者虚构的狐鬼花妖故事,如《婴宁》、《公孙九娘》、《黄英》等等。应当说这后一类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足以代表《聊斋志异》的文学成就。
纪望书主讲
作者成书原因分析
蒲松龄科场蹭蹬使他体验了科举弊端,在《聊斋》中写出生动的应试士子形象。
30多年农村教书生涯,使其有研习学问、搜集民间传说、写作聊斋故事的机会。
一年幕僚生活使他在南方开阔眼界,有机会接触社会各层,为塑造官僚豪绅和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奇闻异事,从中汲取艺术营养,是他善用奇幻故事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纪望书主讲
纪望书主讲
蒲松龄的思想比较复杂:同情人民疾苦,不满现实,但对最高统治者存有幻想;讽刺科举制度,但始终不忘追求功名;有无神论思想,但又有因果报应和宿命论思想;赞扬“真情”,肯定爱情自由,又宣扬一夫多妻,提倡妇女忍辱顺从。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纪望书主讲
聊斋志异---婴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